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石如生”款-----紫砂竹段壶

(2010-09-29 16:56:12)
标签:

杂谈

http://s13/bmiddle/6573a7aft9179ef43ab7c&690

http://s11/bmiddle/6573a7aft91629faa1f4a&690



http://s6/bmiddle/6573a7aft9162ad2a64a5&690

   自20世纪50年代初,宜兴紫砂生产逐步得到发展。紫砂陶器在“华东土特产展览会”、“全国民间工艺美术品展览会”展出,均受好评。在“华东地区民间工艺美术品观摩会”上 ,紫砂名手朱可心现场做壶艺展示,裴石民的松段茶具获优秀奖。1954年“紫砂生产工厂”成立,当时流散在外的紫砂艺人纷纷归队,总计有59人,包括著名陶刻艺人任淦庭、范泽林、陈少亭。制坯名师朱可心、王寅春、裴石民、吴云根、顾景舟、蒋蓉等。该工厂次年转为“紫砂工艺生产合作社”。更重要的是,为了加强新生力量的培育工作,成立“紫砂工艺班”,由江苏人民政府任命任淦庭、范泽林、朱可心、王寅春、裴石民、吴云根、顾景舟、蒋蓉单担任技术辅导员,招收艺徒61人。此举使得传统技艺得到传承,为宜兴紫砂发展打下厚实的基础,很多艺人日后成为了紫砂陶艺的中坚力量,影响深远。今日许多著名的工艺师即是在这五年间,陆续踏入紫砂殿堂。

    至1958年4月,又在生产合作社的基础上,正式建立“宜兴紫砂工艺厂”有职工两千余名,即为习称的“一厂”。

    此紫砂壶,壶身铭款“戊戌年石如生刻”,戊戌年是1958年,“石如生”刻,应为“石如”,后加一“生”字是以前艺人的一种谦称,属款“石如”者:一是民国时陶刻名家范泽林,一是陈五大。两人均为民国前后的陶刻高手。范泽林,近代,江苏宜兴人。与任淦庭同时代人,能书画,精陶刻,刀法苍劲有力,曾在紫砂工艺厂从事紫砂陶刻。当代陶刻名师沈汉生,曾从范泽林学过陶刻。

    山东是宜兴紫砂器拥有比较多的省份,齐鲁大地礼仪之邦,尤其是在广大农村,进入民户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摆在八仙桌上的一套茶具。家里来了客人首先要泡上一壶茶,一来是为远道而来的客人解渴,二来是表示主人对客人的尊敬。“聊茶事酒”是在生活中待人接物的不同心态和方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