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的伴侣真的存在吗?
(2009-11-19 12:43:11)
标签:
星座两性伴侣差异李维榕情感 |
分类: 泥泞拾到的金句 |
接受并爱上双方的差异
人们总是以自我为中心,预示自然而然的认为,要与另一个人和谐相处,双方就必须拥有“相同点”:爱好,价值观,社会文化层次。这些不都是男女相遇相爱的因素吗?社会学的研究确实对此做出过肯定的回答。但是,表面的般配并不足以维持两个人的关系,有学会接受并爱上对方的差异,才能真正获得完的感情关系,只有学会接受并爱上对方的差异,才能真正获得完的感情关系。
家庭治疗大师萨提亚认为,“爱代表相同的期望”是一个会破坏爱、毁灭爱的神话。“你的想法、感受和行为应该永远和我一样。如果不是,你就是不爱我。”根据这个观点,任何差异都可能威胁感情。她还说,聪明的夫妻会提前学习他们的差异,会尽力学习如何让让差异为他们工作,而不是反对他们。
很多人尝试把对方改造成自己理想的那样,他们都失败了。吴迪提醒:“想想我们自己能不能被改变吧。”李维榕也说从未看到将对方改造成功的例子,她说:“如果认为只有对方满足你的要求才能变成理想的伴侣,那你一定不会拥有理想的伴侣。”
幸福是场持久战
谁不希望可以“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呢?但是理想的伴侣不是咬咬牙就能找到,然后就能一辈子安定的走下去。就像圣埃克苏佩里说的: 爱不是对象,是关系,是你在对象身上付出的时间和心血。
家庭系统治疗常常把两个人的关系比作是跳双人舞。李维榕说:“理想的伴侣们知道,婚姻是两个人的事情,要跳好这支舞,就得两个人不停的学习对方的步伐,才能配合默契、精彩。否则你脚缠我脚,你鼻碰我鼻,本来理想的伴侣,也会惨淡收场。”一起走过的漫漫长路上,要经过很多叉口、考验,要过很多难关,打很多仗。有些伴侣各自去应对,结果是抱怨对方没有跟自己一起成长,感觉孤独;有些伴侣会学习怎么成为战友,一起面对难关,在互相学习、互相支持的过程中 发现伴侣新的优点,变得更加欣赏对方。
“其实每个人都有能力去改变自己的人际关系,只是我们往往不愿意改变——只看到伴侣不对、不理想,就无法看到我们自己也在里面跳舞。”李维榕说:“在一起生活,我们都会做一些事情伤害到这份关系。只有当两个人都肯为造成目前情况负责任时,他们才会有进步。”
人生短暂,拥有完美的另一半的梦想也许无法实现,不过,拥有适合自己的好办了还是有希望的——如果伴侣双方都愿意沟通、自省,尊重双方的需求,在意他们的关系质量,并且为了这份关系更好有所付出、有所改变……他们就可能成为一对理想的伴侣。
——《心理月刊》
后一篇:李先生万能法则(关于NL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