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09-11-30]年关来临,你要学会“平衡”

(2010-08-27 15:09:57)
标签:

职场

压力

平衡

健康

新快报

分类: 职场秘技
[刊登于2009年11月30日《新快报》C12版]

http://www.haap.cn/userfiles/Upload/2009/11/1259594902.jpg
 黄家良(Dr.Gavin Huang)
  注册自然疗法医生(DNM,美国AN-MA)、应用心理学(临床心理学)硕士、国家高级心理咨询师、注册催眠治疗师(MASTER Hypno.,ABH,PBH)、广州市红十字会应激事件心理救援小组副组长。
  俗话说“年关难过年年过”,临近年终,每位职场人都会面临这样的情况:各种考核纷至沓来、各项工作纷繁复杂、各样任务铺天盖地,不知道你有没有一个很奇特的感觉:工作其实还是那些工作,只是临近年底这段时间,工作貌似比这已经过去的大半年多了好多,加上林林总总的其他事务,会让人感到山一样压下来的压力和烦躁情绪。人不管在什么时候,最难调整的是一个心态的平衡,天地万物,任何一个失衡,都是很纠结的事情。而面对工作,这是我们赖以为生的“饭碗”,一个不小心没端好,“饭碗”就砸了。而在职场,倘若你没有一颗坚强的心脏或者是清晰的思路,那让人心理失衡的事简直就太多了。所以我们要尽量保持我们平衡的心态,不管面对工作中的什么问题,也不管当下的事务有多繁杂、多棘手,我们都要随时让自己的心态保持在黄金平衡点上,“兵来将挡,水来土掩”,问题总是可以解决的。这当然不容易,所以我们才会请心理专家来告诉我们,在年关来临的当口,我们应该如何在职场上保持我们的平衡心态。而且,也并不仅仅是年关这一个时间段,心理平衡的问题任何时间地点都是关键,都要提醒自己:平衡,是你的目标。
 

 “观赏”你的工作 

  任何心理问题的真正归因都可能是在情绪状态下产生的,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特有的情绪状态,不仅仅是在职场中沉浮的时候才会出现。
  年底前各种工作扑面而来,如排山倒海一般压过来,面对这些,心理学家告诉你,你要做的第一件事:去给自己冲一杯咖啡。
  然后,坐得离办公桌远一点,一边品着咖啡,一边尝试从旁的角度“观赏”那些如山般的事务,“观赏”他们是由什么组成的,分别有什么不同,彼此间是不是相关联。
  当你觉得能“观赏”得有清晰的感觉了,就回到桌前,把工作按所“观赏”到的结果进行一个分门别类的归纳。
  为什么要离开办公桌从旁进行一下“观赏”?这是因为是当人在面对一下子有很多事情压过来的时候,情绪会不由自主地浮起,起初是焦虑,然后开始烦躁。在焦虑、烦躁的情绪状态下,面对工作的结果可能是工作越做越多,越做越不一定能做完。原因是在情绪的影响下你已经缺乏一个清醒的思维,去帮你有效保质地面对工作了。
        然后,当工作中出现了问题,哪怕是极小的问题,在你的心里都是一次泥石流。而随之而来的情绪则给你在焦虑和烦躁的基础上添加不公平感。带着这种不公平感的心理暗示,即便是离开办公室,回到自己本来挺安逸舒适的“小窝”,也会觉得“小窝”里出现了好多看不顺眼的事情。
  再然后,又会引发两种状态:一是将不公平感在小窝里爆发,二是可能会感到极之疲惫,让自己窝在沙发里不愿意动,不管是身体还是脑子,都懒洋洋。这种状态要是搞多几天之后,你就会更加对上班、对面对那些杂事、琐碎事但是又必须要完成的事感到厌倦,不愿面对……

 

 了解你的情绪 

  在职场上,我们会通过想法引出我们的做法,而做法催生行为,行为产生结果。在这个过程中,情绪首先会影响想法,令到你面对工作产生内在的压力。上述所引出的都是情绪的连锁反应,那么,如果要调整这样的情绪,改善内在的压力,首先要做的事情是:了解你的情绪。
  因为没有了解就无法去控制,工作中的情绪不是一下子爆发成为生气或让你变得抑郁,它都是从积累而来的。在工作中所有的情绪都会源于两个复合情绪,即焦虑与烦躁。在生活中我们有很多人不会过多地去理会焦虑与烦躁的复合情绪,总是觉得过一阵就没事啦,自然就会消失。当然,也可以这么理解,焦虑这情绪是目的性非常明确的一种情绪,它来自于一件事没有得到解决,而一旦当事情解决了,它也就消失了。
  临近年底时,面对工作、考核等各方面的事务时,你感受到的压力是情绪的积累和爆发。它可能有三个源头,一是业绩,二是会多、事情多,三是周围的环境,这些可能会比以往更加明显地带给你不开心的感觉。这些不开心不会自己消失,因为事情没完没了,不断给你补充新的不开心源。由不开心又会带出其他的情绪,首当其冲出来的是焦虑——工作太多做不完,接着开始烦躁,因为工作没完成而被责问或被催促,烦躁后面上来的是抱怨,因为发现工作怎么做都做不完,或者在已经承担了超负荷的工作状态下还被额外增加任务,并且还老被人追着赶着,好像领导在后边拿着个鞭子随时准备挥一鞭子下来一样。
  在抱怨的情绪又没有得到舒缓的情况下,愤怒的情绪就会出来。愤怒是因为不能有更多、更好的资源让自己的工作在时限内完成,或者在这个过程中被上级责问,这时候就会激发出愤怒的表现:拍桌子、摔文件、骂街……总之就是一切疑似“发烂爪”的表现形式。
  愤怒这种情绪是破坏性的,它只有两个去处:一就是发作,二是再压抑。当愤怒的情绪得不到回应,而工作又不得不继续的时候,愤怒就会被自动转化为压抑的情绪。而愤怒的再压抑,对人不仅仅是心理上的伤害,还可能引发心脏、心血管方面的问题或者肝郁,这两种病都是在愤怒情绪再压抑之下而引发的常态病,因为每个人都是身心同源,由情绪所引发出来的身体问题是相关的。怒则心血管就出问题,压强的关系。

 

 强化自我暗示

  所以,这就回到了我们刚才说的“观赏”,因为情绪的应对需要自己有一个清晰的思路,在你知道自己已经产生了焦虑、烦躁的情绪时,让自己安静下来是重要的。安静下来之后,你的思维会清楚,此时再尝试将你要面对的问题分类,让自己有一个心理暗示,即不被压力支配自己的思路。
  在抱怨的情绪产生时,先别急着抱怨,同样安静下来,想一想有什么是你可以获得的支持性资源,最能帮助你解决问题的。同时理清工作上的主线与旁线,让自己减低出错的几率,防止挫败感的产生。
  要么,另外一个办法是,将抱怨的情绪适当地发泄出来,找一个你认为相对比较安全的倾诉对象,将所有的抱怨一股脑倒给他,拿他当个“垃圾桶”,呵呵,然后告诉自己,好了,我已经发泄了我的不满和怨气了,现在我要继续工作了。
  如果,你已经走到了愤怒这一步了,那就让自己愤怒吧,在情绪中没有道理可讲,不过你可以在愤怒还没爆发前,但是又感到自己越来越嬲(音鸟,情绪词,表示生气、愤怒)的时候,自己问一下自己:为什么嬲呢?有啥不公平的呢?我为什么会失衡呢?那我怎么做才会相对平衡呢?
  这相当于是一种心理的自我暗示,因为无论你是什么情绪,也无论你心理有多失衡,工作都是要做的,除非你打算摔了这个“饭碗”,这又另当别论。任何情绪都帮不了自己、帮不了工作,那么尝试着给自己进行这样的心理暗示:接受自己的状态,所有的情绪都是好的,没有对错,解决事情的办法大于三,期望是可以达成的。
  你更可以加入其他的心理暗示,然后把这些暗示打印出来,每天工作前默读或者朗读几遍,让自己相信自我暗示,同时,试着去做做运动吧,让自己出出汗,让身体也跟着得到一些舒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