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赢指数的意义

标签:
跑赢指数股票 |
分类: 投资感悟 |
我用杜邦分析法,将ROE展开成权益系数:1/(1-资产负债率)*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
一、权益系数:目前A股的平均资产负债率为55%,权益系数(或财务杠杆)为2.22倍;
二、销售净利率:大约为10%左右;
三、总资产周转率:约为0.8左右。
3项相乘为:2.22*0.1*0.8=18%
那么,我们预测未来,A股的ROE会是怎么一个走势呢?
首先,资产负债率,对比美国,A股已经没有增加杠杆的空间,三十多年前巴菲特在巴伦周刊上发表那篇著名的《通货膨胀是如何欺诈消费者的》时,统计当时的世界500强的杠杆是2倍左右,我估计现在它们的数据仍然差别不大;
第二,销售净利率,我认为目前10%的水平(如果除去金融股的权重影响,其余企业目前肯定是没有10%),未来很可能大幅下降。随着上市公司数量的增加,金融股未来在A股的权重会下降,我们权当非金融上市公司管理水平会提升,但效率的提升会被成本上升型通胀完全冲销掉,更何况目前银行股的利润已经高到了相当畸形的地步(详见《16家上市银行基本数据统计》),所以整个市场的净利率会下降。
最近我统计了2011年世界500强的净利率(详见《2011年世界500强名单》)平均为5.85%,中国有69家公司上榜,除去台湾和香港公司外平均为6%,其中包括了部分像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等净利率低的未上市或未整体上市的公司。而上榜的四大行平均净利率27%,未上榜的招民浦兴之类的中小银行,净利率全部在30%以上。
这里再顺便拆解一下,销售收入的增长,基本就是GDP的增长,而净利率的增长,除了提高毛利率外,就是提高经营杠杆,压缩期间费用的比例。GDP我们保8,那未来的收入增长率一定是下降的,在收入增长放慢且成本上升的夹击下,毛利率水平将明显下降(我曾写过一篇帖子专门分析这个:《从我所在的公司来看通胀是怎样消灭出口企业的》);所得税外的经营杠杆在管理效率的提高下有加大空间。至于税负率,中国目前的整体税负只是GDP的21%(含土地出让金及其它费用的税负率是30%,相比英国37%,北欧的40%以上,中国并不高,是否取之民用之于民这里不提。中国的税负问题,我有写《从个税改革来看税收是怎样拉大贫富差距的》(上中下)三篇帖子详细分析)所以税负不可能再降低,实际上过去18年我们的税负率一直在攀升,近年有明显的加速趋势。经营杠杆提升到最后一定是趋于扁平化的,所以净利润增长最终会下降到毛利润的增长水平(从今年的中报来看,大部分企业因为销售和行政费用大幅上升,使得其净利润还低于毛利润的增长,经营杠杆还变小了),我想就算中国未来从制造业逐步演变成服务业为主,净利率下降的趋势也不会改变,世界500强仅5.85%的净利润率就是最好的证明,更何况中国引以自豪的人口红利正逐步演变成人口负债(详见《反对二胎者难以善终》)。
第三,0.8的总资产周转率,我觉得这个指标有提升的空间。老巴在三十多年前统计的世界500强是1.2左右(当时的名义ROE应该是1.2*净利率5%*2倍杠杆=12%,这个12%包含了高达7%的通胀率),我估计目前仍然差别不大。周转率一方面与企业管理效率有关,另一方面与欧美的经济结构有关(第三产业占到七八成),A股上市公司,未来的趋势肯定会轻资产化,所以周转率会提高。
综合起来看,净利率会大幅下降,周转率会上升,这两个因子有部分会相互抵销掉,而财务杠杆应该会基本不变。所以我认为中国上市公司的ROE,未来会是一个前高后低的过程。
我再查找美国过去100年的GDP数据,发现复利率是6.3%左右,略小于美国股票市场100年来6.8%的复利增长。看来,GDP与股市复利率最终基本趋于一致。很多人可能看不上这个6.3%的GDP增长,或者看不上6.8%的股票复利增长,我看过一些统计数据,实际上所有的投资中,除了股票,应该没有什么可以长期跑赢GDP,房子、黄金、国债都不行。至于股票市场,无论中外,无论个人或机构,都是7成以上跑不赢指数的。
过去50年,美国市场的名义回报率是11.2%左右,回报Y与时间X的幂函数为Y=1.112^X;实际回报为8%,即Y=1.08^X。中国过去33年的GDP名义函数为Y=1.157^X,实际函数为Y=1.096^X,它们的图形轨迹都是一条上弦弧。我们跑赢指数,就是要努力站在这条上弦弧的上面。我们跑赢指数,就是跑赢平均投资回报率,跑赢GDP。我们跑赢指数,最终也就是让自己经济水平的相对层次更高一点,因为时间顺流而下,生活逆水行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