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怎样写好爱情故事
创作的技巧(十三)--
20个主要情节模式(续5)
德克
《创作的技巧》是我的系列文章,这个系列是我阅读英文书籍所作的笔记。本篇讨论20个主要情节模式之一:爱情情节模式。
有人说爱情和生死是文学的两个永恒主题。为什么呢?人类是有感情的动物,而爱情是最美妙的感情。人类是趋利避害的动物,求生惧死是人的本性。文学不能脱离对人性的探索,这种探索有极大的感染力。如果像《罗密欧与朱丽叶》和《梁山伯与祝英台》那样把爱情和生死结合起来就更震撼了。
文学从一开始就离不开爱情,读一读我国古代《诗经》我们就会感受到这一点。几千年来,人们不厌其烦地用文学来述说爱情,人们永远对爱情故事有渴望。无数旧的爱情故事仍然不够,每天有无数新的爱情故事被创作出来。可是,你想知道怎样才能创作出感人的爱情故事吗?本篇在故事情节方面回答这个问题,答案并不复杂。
-------------《*》-------------《*》-------------《*》-------------
十四、爱情(Love)
我们知道表现冲突是创作的一个基本原则。我们也知道“男人遇到女人”或“女人遇到男人”对于一个爱情故事而言是不完全的(参阅 《 创作的技巧(五)》)。一个爱情故事应该遵循“男人遇到女人(或女人遇到男人),但是
...”这条线。“但是”是爱情故事的关键,因它隐藏着冲突。一个爱情故事是一个有关爱情被拒绝后又重得或永远失去的故事。没有经过考验的爱情不是真正的爱情。
被禁止的爱情(forbidden
love)违反社会的禁忌,相爱的双方常常为他们的爱情付出生命的代价。因被禁止的爱情有其特殊之处,它被单独列为一种情节模式将在《创作的技巧(十四)》中讨论。以下的讨论局限于正常的爱情。卷入这种爱情的两人有足够的机会克服那些使他们的爱情不顺畅的障碍。爱情的障碍包括困惑(confusion),误解(misunderstanding),亲朋家人的干预,等等。
第一次克服障碍的努力往往以失败告终。但不要忘记三次规则(Rule of
Three):第一次失败了,第二次又失败了,而第三次奏效了。但是,不是所有的爱情故事都有一个幸福的结局(happy
ending)。我们观察到,在文学的不同层次中,越高层次的爱情故事的结局越不幸福(more unhappy)。
什么样的爱情故事是好的爱情故事呢?答案在人物。爱情情节是有关人物的情节。好的爱情故事中的爱人之间一定互相“来电”(chemitry
between
lovers)。你可以构造一个曲折的故事情节,但如果相爱的双方之间不来电,即它们之间没有令人信服的互相吸引的特殊性,这故事就会苍白无力。
美国的流行浪漫小说都是有关普通人的,有广大的读者群。出版这类小说是一个巨大的商机。读者在这类小说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把自己想象成故事中的某个人物。这就好像小说中有空白的脸(blank
faces),读者根据自己的需要来填空。这类小说有公式(formula)可循。(美国的)出版商给作家提供一些指导原则和人物类型(character
types),而作家必须遵守这些要求。出版商知道什么样的浪漫小说卖得好,为什么这样的小说卖得好。他们是从经济效益出发而给出写作要求的。为了追求票房价值,很多好莱坞的有关爱情的电影也属于这一类。因观众对幸福有无穷无尽的梦想,好莱坞的爱情电影大都有幸福的结局。
纯文学是不看市场需求的。你如果想写不寻常的爱情故事,就一定要深刻地探索人和爱的心理特点。你要做到你的故事中的两个人及他们追求爱情的过程与众不同,深入地解释他们的内心世界。这类深刻的作品中许多都以有悲剧收场。
所以,我们看到两类爱情故事。一类是非常通俗大众化却浮浅的(immensely popular but
shallow)爱情故事。按照一定的公式,这类作品不难达到适合广大读者的情感性(sentimentality)。另一类是不很通俗大众化但更持久的(less
popular but more
enduring)爱情故事。这类作品必须达到有真正的情感(sentiment)。有关爱情的名著都属于后者。
爱情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它有几千年的历史。无数的作家写了无数有关爱情的作品。在爱情这一范畴到底还有什么东西未曾被触及?其实,同样的问题适用于任何其他题材。请记住,这问题的答案不是你要说什么,而是你怎样去说。同一个东西有数不清的表达方式。
值得提及的是情感性和情感的差别。一个有情感的作品一定要有产生独特情感效应的特殊人物和事件,而一个有情感性的作品可以借用久经考验的有一定情感效应的人物类型和事件。有关情感性和情感的差别,请参阅《【随笔】从两首英文诗看文学中的情感性和情…》。
因为大多数的人都幻想爱情、追求爱情,人们常常忘记爱情有两个方面:好的一面(falling in
love,即爱上了)和不好的一面(falling out of
love,不再爱了)。后者有关一个爱情关系的结束,是一个悲剧。要写好这样一个悲剧性的故事取决于怎样理解故事中的人物和他们之间发生的事情。例如,情况发展到进入危机,最后以无止无休的争吵、离婚、死亡而告终。这类故事反映的是爱情的另一面。在现实生活中,爱恨交加或由爱变恨的情况是经常发生的。
情节结构
爱情故事情节可以是千变万化的,可以是有始有终,有始无终,两人关系,多角关系,喜剧,悲剧,等等。这里介绍的是一个普通的模式:开始时,男女双方相遇且相爱,然后由于某种原因被分开。这一模式仅供参考。你的故事情节可以和这个模式不同。你可能要根据具体情况对这一模式加以改造,或借用这一模式中的有用的元素。
第一节:两人相遇,深深相爱。由于某种原因他们被迫分离。例如她被绑架,他随父母搬离,她的前夫破坏,因事故或疾病他/她的腿瘸了,她得了脑癌,他被征召当兵打仗
...
第二节:至少男女一方试图使两人重聚。通常一方是积极的主动的,另一方是消极的被动的。这一过程很不顺利,充满了障碍、困扰、挫折。情况越来越坏。
第三节:机会降临。积极主动的一方终于找到克服所有障碍的突破口。相爱的双方破镜重圆。
注意要点
(1) 爱情的前景要有一个主要的障碍。
(2)
男女双方看上去并不合适。例如,不门当户对,外表上不相称,一方有残疾,等等。
(3)
成功是不易的。第一次克服障碍的尝试一定是失败的。爱情一定要通过奉献(dedication)和坚持(stick-to-it-veness,即persistence)所验证(prove)。
(4)
相爱的双方有一方(可男可女)是积极进取的,而另一方等待着积极的一方去克服障碍。
(5)
并非所有的爱情故事都有一个幸福的结局。不要牵强生硬地制造一个幸福的结局。
(6)
人物的描写要吸引人而且令人信服。故事中的人物和他们所处的情境要尽量独特而令人关注。作为作者,你首先必须对人物有深深的感动;否则,读者就不会被感动。
(7) 故事中的感情要丰富:吸引,厌恶,恐惧,失望,焦虑,等等。
(8) 要理解情感性和情感的不同。如果你在写一部公式化的浪漫小说(formula
romance),采用现成的窍门(tricks)就可以达到情感性。但你若写一部独一无二的(one-of-a-kind)爱情故事,你就要在你的人物中倾注真正的情感。
(9)
相爱的人要经历爱的磨难(好事多磨啊!)。爱不是礼物,而是要靠争取来获得的。未经考验的爱不是真爱。
例子 太多了。《傲慢与偏见》(《Pride and
Prejudice》),《简爱》,《安娜卡拉尼娜》,美国电影《爱情故事》(《Love Story》)。
(主要情节模式十五至二十,待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