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我们的指导师李海林老师特地给我推荐了两篇文章,它们来自于幸福家族第132期的一对夫妇学员沈LJ和汪CX。这对夫妇一起来学习,还一起参加了42天后续跟踪训练,他们家庭的改变特别大。很多时候,一起来学习并且一起参加42天训练的夫妇,都能很快地收获一个改变明显的家庭,都能比很多家庭更早地品尝到幸福的滋味。在家庭里,每个人都应该把眼睛向内看,盯住自己,一个人的真正改变,可以带动其他家庭成员的改变,我们绝不赞同一个来学习的学员,学习回去以后只管拿学到的知识要求别人做到,而自己却不能“盯自己改自己”。而如果夫妻两人都能“盯自己改自己”的话,这个家庭就更容易培养出爱的土壤,从而能给予孩子一个非常轻松快乐的成长环境,夫妻之间也能在良性的互动中为这个家庭创造出更多的价值。下面是这对夫妇的文章,大家可以从他们的具体描述中好好地感受感受。
我和我家改变着
幸福家族第132期学员
沈LJ
在每天的用心作业中我走过了会影响我一生的42天,从刚开始的绞尽脑汁想爱人和孩子的优点,到现在看到爱人和孩子做得让我满意和高兴的地方时,随口而出鼓励和衷心的谢谢。这些变化时不时的感动着我,原来当我自己内心对他人降低要求,悦纳错误时,当我用心去发现他人的美好时,当我从心底对家人充满感恩的时,最幸福的人是我自己。
郑委老师说过:我们改变不了任何人,只能改变自己。我要如何做才能改变自己呢?
42天的作业,第一周开始时,要做了一个半小时才勉强把作业做完,就想着总算把今天的任务完成了。第二周、第三周……直到第六周,在我的指导师悉心的指导下,我的作业时间用得越来越少,作业写得也越来越有感觉了,我发现发自内心鼓励爱人和女儿的时候,心底满是感动和喜悦。郑委老师说过有体验才会有经验,正是我的作业体验让我体会到了女儿有时候作业多,写的时间长了,不能按时睡觉是怎样的感觉了。原来我还一个劲地催她为什么不抓紧时间做,看又耽误到睡觉了。孩子作业要做完,还要做对,还要每天阅读,还要……,这么多的要求,孩子一直以来都在承受着,而我只是按照自己的想法,以为了她将来好作为借口给女儿要求。从我第一天体验到了作业感受后我再也没对女儿有过作业的要求。孩子不容易,放学回到家想歇一歇,换个轻松的环境:先看看漫画书,(这在原来是不允许的,我觉得上学期间漫画书会影响到她的学习。只有放假的时候才能看。)现在她回到家想看什么书,都由她自己决定。想什么时候做作业也由她自己决定。没有了我的唠叨和监督,孩子自由了,我也轻松了。
原来一直认为老公就会在女儿面前做好人,经过学习,在指导老师的引导下,我发现问题出在我自己身上。我原来是想到什么就说什么,根本不跟老公沟通,我的想法老公不知道,他的想法我也不明白。有时老公觉得我对孩子严厉了,当着孩子的面反驳我,孩子觉得有人帮她,我又不能怎么样,她就很得意。现在,我在教育孩子的问题方面多与老公沟通商量:当女儿同学家长告状的时候,我没有急着找女儿数落她的不是,而是跟老公商量,拿出一致的意见后再与女儿讨论这件事,并说出我们的想法。女儿看到我们意见一致了,尤其是老爸也是这样认为的时候,她开始思考自己的行为。尝到沟通甜头后,我们现在每天都会就孩子的事沟通,我想到什么先跟老公说,讨论后再确定第二天要如何去做,在习的过程中慢慢积累经验。做了后,我们再讨论哪些地方我们没做好,下次我们改进,我相信只要我们坚持习学,我们的教子智慧会慢慢滋长的。另一方面对老公更加尊重,帮助老公树立严父的形象:一、女儿跟我要求什么的时候,我会说先要问问你老爸的意见,如果我有想法会提前用QQ或短信跟老公沟通,这样老公在处理女儿的要求时,从容了很多。事后,我有不同想法再与老公沟通,绝不当着女儿的面说。二、我跟女儿说,在我们家爸爸说了算。三、老公为我们做任何事,我都会说:“谢谢!辛苦了!”(以前认为这都是他应该做的。)四、老公出差工作忙,有应酬,我发短信关心和提醒,不打扰他。做这些的时候我都会跟女儿分享,让女儿从这些小细节上体会尊重老爸,从而提升她老爸说话的分量。这样我就更轻松了。
孩子是家长的一面镜子,只有我改了,我的镜子才能跟着变了。我每天按照作业要求体会“养成习惯不容易”:叠被子、刷池子……复椅子,只要求自己每天都做到,在42天那天的早上,女儿吃完早餐很自然地复了椅子,那一刹那间我觉得我心里有朵花在绽放,我欣喜万分,感动不已。每每想到此,我就觉得有种让我坚持改变的力量。因此我相信在以后的日子里只要我坚信、坚持盯着自己改,我们家也会更加幸福。
千言万语无法表达对“真正好”所有老师的感激之情,只能用实际行动——我坚持改变,让我们家成为幸福小家来诠释对您们的谢意。我也一定会履行我的承诺:把爱传出去,把幸福带回家。
我和我家的改变
幸福家族第132期学员 汪CX
我们全家参加了132期幸福成长学习班和42天跟踪辅导训练,我和我家发生了改变。时值南方黄梅季节,天气闷热,但我的心情很平静,很喜悦,觉得新的生活已经拉开序幕了。
在学习之前我认为我们家是没有问题的,我和爱人在国企上班,女儿在一个不错的小学上学,成绩不错,虽然有时我们感觉女儿有点自我,但我们不觉得问题严重,我们不自觉地对女儿高标准,严要求,看待问题也很片面,如成绩是可以用分数来衡量的,都能看得到,但对责任和德行的定义很模糊,凭自己主观臆断,只要孩子尊敬长辈、老师就可以了,同时我们包办孩子的思想,包办孩子的生活,没想到我们这么正统的人已被烙上“责任神偷”的印记,我们家也是典型的慈父严母型,管教孩子都是妈妈在不辞劳苦,不学不知道,一学吓一跳,原来我们家表面平稳,其实暗地里隐藏着还未爆发的隐患。
通过郑老师的2天2夜强化训练,虽然建立了一些概念,但认识还是肤浅的,继而我们报了42天跟踪辅导,指导老师按照我们家庭情况对症下药,按阶段调整,我们家发生了些可喜的变化,我们家的变化从我们自身开始,先说说我自己。
首先我降低要求了,以前我家女儿追求完美,做不好就不去尝试,想赢怕输,这些都不是女儿天生的,在指导师的帮助下,我们认识到这些都是我们造成的,虽然有时女儿考得不好,我们假惺惺地安慰女儿:“这次失败没关系,下次努力。”其实心里比女儿还着急,郑老师说过:“孩子是读心的。”其实孩子对父母这一招了如指掌,在孩子最需要帮助时候,又“及时”地提出下一次的要求。在指导师的帮助下,我们每天发现女儿的优点,一开始找女儿缺点很容易,优点有些难找,这说明我的标准没有降低,但作业做到后来,发现女儿优点很容易找,这说明我们确实降低要求了,现在经常发现女儿的闪光点,远不止2条,如昨天女儿用学到的知识挑了个很甜且大小适中的西瓜等等。
其次,平时在家我担当的是“慈父”角色,我对女儿说话有时不管用,这点连外人都能感受得到,通过学习实践,这主要是我在原则上执行不够,处理事情没有方法,同时自己没有表率作用,学习后我们家庭制定原则是“公平”,而不是制定规则只用来针对孩子,孩子就是大人的一面镜子,比如我们家女儿有跷脚的习惯,反省一下自己,原来我就有这个习惯,我妈妈也有这个习惯,所以制定规则就针对父亲和女儿,妈妈监督,执行下来,效果不错,首先我尽可能不跷脚,犯规就受罚,女儿不在场也要执行,对女儿也是第一次理解,第二次谅解,第三次处罚,宽严有度,同时在其他方面严格要求自己,不轻易许诺,说话算数,同时在爱人的鼎力相助下,慢慢地我的威信有点上升了,还要继续坚持努力。
再次,最终我学会使用工具了,其实使用工具表格的过程就是让自己增长一次智慧的过程,环环相扣,闭嘴、放手、共情、倾听、帮助、信任,事无大小,都可以按照这个流程去分析,因此慢慢地我也有一点点智慧的启蒙了,做多了就是智慧家长了。在工作中我同样运用这些方法,我们部门规章制度一大本,就是落实不到位,首先我从会议纪律落实入手,卓有成效,虽然只是小小的10元处罚(加上处罚原因分析),却使得现在会议纪律很好,会议迟到、打电话、开小会情况得到杜绝,同时会议之前要求把本次会议主题、时间、范围作个分析统计,杜绝开会扯皮,时间长、跑题、开完会无果而终等现象。同时对部门员工我学会倾听,以前只要听到一件与我意见不一致的事情就马上打断话题,发表自己的观点,也不求落实,现在说话也是先静再说,思考“我能做到么?我能有始有终么”,做不到就不说,因为教错了比不教结果更严重,说了不执行就会威信降低,“闭嘴、倾听、动脑筋、想办法、迈开腿、去行动”的办法适合家长,同样适合工作。
我爱人的变化更大了,她盯自己,换位思考,悟得深,爱老公,伴孩子,是个不折不扣的贤妻良母,因此我们的家庭气氛更好了,女儿歌声多了,虽然忙忙碌碌,但心情是愉悦的,生活是有目标的。
伴随我们的改变,女儿也变了,把我们当朋友了,回家主动诉说学校的事(以前不愿意说的),女儿主动复椅子了,父母呼也应得及时了,女儿晚上挑了个西瓜,泡了酸梅汤,洗完澡,打开空调电视,让我们一起来品尝,多愉悦温馨的场面。
想表述的事情还很多,总之一句话:真正好是真的好!
相关阅读:
一些夫妻同学习、同训练写的心得感受:
《夫妻同学习,家庭更幸福》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6d792d0102dy9n.html
《降低对丈夫(妻子)的要求》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6d792d0102e41z.html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