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好朋友,也是我的高中同学,她现在是一所重点中学的优秀教师,今天她写了一篇博客《疲惫的孩子》还发了短信特地嘱咐我看看,我看到的是什么?是一位中国优秀教师的无奈!
她在文章中拷问:“学生怎么办?老师怎么办?家长怎么办?”
她问:“孩子们失去了学习和前进的动力,长久的疲惫,无望,失去了兴趣,失去了兴趣的人还有什么热情呢?”
她问:“谁最先改变?”
她问:“谁扼杀了孩子的自信?”
她问:“我作为了老师,我该怎么办?”
这些问题都应该如何回答呢?看得出,我的朋友是在情绪中写下了下面的文章,但从一个侧面也可以看出中国教师群体的无奈,在现有社会环境和教育体制下,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办呢?
唯一方法从家长入手!教师要告诉家长:
1、不要抱怨,因为我们改变不了大环境;
2、审视自己,孩子的问题是家长的问题所致;
3、提早学习,成为一位懂教育负责任的家长,不懂教育特负责任一定会把孩子教育出问题,出现问题后悔来不及。
作为老师,尤其在当代当老师不容易,想把一些孩子教育好,教师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其一,能把自己的孩子教育好,这里的好不是指单单学习好,而是德才兼备,能把自己孩子教育好的老师懂得真爱;其二,能和学生家长沟通好并能引导家长改变;这两件事情对于中国的教师群体来讲又都很难做到。
让老师去解孩子的难题,不切实际,家长需要的是自己去解教育的难题。这里指的难题不是中国的教育,而是自己的孩子,当用心和真爱对待自己的孩子的时候,中国的教育难题在你的小家就解决了,因为有爱在教育就不难了。哎,有多少个家长愿意静下心来学习“如何爱”呢?尽管对于绝大部分的家长来说,“如何爱?”这个问题他根本没有答案还努力爱着!有多少家长宁愿给孩子花高额的费用参加各种学习,却不愿意给自己花些钱提高自己爱的能力,本末倒置啊!
做个梦吧——如果中国的教师都能来“真正好”学习学习就太好了!
应该给“真正好”的负责人一个建议,如果是教师来学习是不是应该打个大大的折扣呢?
《疲惫的孩子》
曾经是那么可爱的孩子们,为何现在那么对自己的前程不负责任,一种“听之任之,我已然这样的眼神”让我心惊。手拿着寥寥无几的作业,不禁感叹,忍不住一点无名火,毕业班的责任,未来的前程,人生的意义,一串串的哲理又倒给学生,希望能唤醒他们,但是结果又是什么呢。这些道理他们也知道,但是就是做不到,因为他们失去了学习、前进的动力,长久的疲累,无望,他们已失去了兴趣。失去了兴趣的人还有什么热情呢?
学生怎么办?老师怎么办?家长怎么办?
谁最先改变?
这是一群可爱的孩子们,他们从来没顶撞过我,私下里 他们也会告诉家长,喜欢老师。可是,我今天我狠狠批评了他们,为他们的学习成绩,为他们毕业的前程。我错了吗?我身为老师怎么办?
我说如果下届带班,我一定不会倾占学生任何一节自习课,我要全部还给学生,我要让课堂学生做主,让他们明白学习是自己的事,命运是自己的事,一切的问题自己可以说了算。没有逼迫,没有负累,没有灌输,只有让他们深入生活,了解自己,明了内心,做一个自知知名的学生。
今天,我真的需要思考些什么?当我放下所有的课余休息时间,忙碌的备课,忙碌的批改作业,忙碌的进行自以为卓有成效的最后冲刺总复习,孩子们呢?我可爱的学生,虽然他们的成绩落后。我希望他们快乐,可是一个学生如果学不好,即使再鼓励他,在现实面前他能快乐吗?快乐来自于自我价值的被认可。
那么,谁扼杀了孩子们的信心呢?
偷看窗外的渐熟的春天,又错过了枝桠抽绿的时刻。
朱自清先生的《春》中写道,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一切都是新的。如果我们能找到孩子们的春天,也许就不会有我今天的苦恼!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