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流行音乐——无流行,不音乐

(2009-07-20 22:16:49)
标签:

流行音乐

金钟大赛

文化

    记得在沈阳赛区的时候,有一位小兄弟问我:“流行音乐,到底是流行更重要还是音乐更重要?”当时正值沈阳“退赛门”闹得轰轰烈烈,音乐学院的老师和同学指责本届金钟大赛“不专业”之际,我记得自己当时回答他“当然是流行更重要”。后来,自己回来琢磨了一下这个问题,我觉得我没有说错——流行音乐,“流行”比“音乐”更重要。化用一句某运动品牌的广告语就叫做“无流行,不音乐”。

 

    流行音乐,本身就是大众自发的一种艺术形式。两个世纪之前,当来自世界各地的美国码头工人结束一天的劳累聚在一起,他们从各自家乡带来的歌曲就成了相互消遣的重要寄托。世界各地的民族音乐与当时的时代相结合,城市生活与美国黑人的音乐天赋相结合,在漫长的时光中就“发酵”成了现在每类繁多的流行音乐体系。有些选手说,唱广场不适合自己,我看连两百年前的美国码头工人还不如。

 

    流行音乐的最主要功能,我认为是情绪的一种抒发甚至宣泄。这种音乐形式发展这么多年来,虽然有不少佳作至今仍被奉为精品,但真正有延时性价值可以承受时间打磨的作品少之又少。流行音乐没有必要追求像贝多芬、巴赫那样的流芳百世,作为一种大众艺术,他如果能够体现时代的特点,被当下的年轻人所喜欢,我觉得就足够了。流行音乐跟古典音乐的关系,就像纸巾跟手绢一样;纸巾是快速消费品,没见过谁纸巾用过还揣兜里拿回家收藏的;而古典音乐则如手绢,可以精美到做定情信物。

 

    这也就决定了流行音乐特别重要的一点就是“流行”。一首歌被唱出来,如果没流行,两三年后还希望有人翻出来把它唱红,基本是不可能的。所以,如果一首歌不流行,就像一朵花开在野外没人看一样,时间一到,花就要谢,残花败柳还会有谁去吟赏一番呢。

 

    流行音乐的本质是一种快速消费品,是一种工业产品。它的根本属性是消费性,没有人来消费,这个商品就没有价值。产生不了利润,就不会有资本愿意投入到这个行业里面来。能不能为当下的年轻人所接受,是流行音乐的生命线,这条生命线其实就是“流行”,缺了这个,“流行音乐”就只能是垂死的、僵死的音乐。

 

    因此,流行音乐对作曲、作词、制作和歌手都提出了不同于其它艺术形式的要求。要求他们更好地跟市场结合。所以,我们把比赛放到广场上,要让所有的从业人员、所有的学院师生都懂得一点,以后不会再有只要评委认可就可以拿奖的“金钟大赛”,至少在流行音乐这一块是这样的。如果还有人抱着这种想法去唱去练,我只好奉劝你趁早回头,否则最好改行。不能流行的歌手,能算歌手吗?如果这样的话,只要会哼个调调的人都可以自命为歌手,那个时候也就无所谓歌手不歌手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