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浅析黑马新股:玉米油(HK.1006)

(2009-12-10 10:27:46)
标签:

股票

    香港本周迎来了新股朝,共有7支新股粉墨登场。小弟我早就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但是由于资金有限,惟有集中火力,缩小选股范围——这里为大家精选一支小盘黑马股,中國玉米油(HK.1006)。

    之所以选择玉米油,是基于5个方面的考虑:

一、    符合国家内需发展政策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刚刚结束,会上确定了在2010年大力催谷内需,特别是促进消费对GDP的推动作用。因此内需股必然会因受到国策的支持而受到市场热捧。

中国玉米油主要业务是销售食用玉米油,属于内需概念股,正迎合时下资本市场追逐的热点。而且据小弟观察,近期来港上市的食品股都表现不俗,包括通天酒业(389)、中粮包装(906)、神冠控股(829)和澳优乳业(1717),上市至今涨幅最高超过100%,最低也有30%,平均回报率高达70%。因此有理由期待玉米油上市后的表现。

二、    受惠食品价格上涨

目前国内的CPI同比数据依然是负数,但是环比下降幅度已经不断在缩小,普遍预期今年底CPI会恢复正数,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更将明年的CPI定调为“控制在3%以内”。食品在CPI的一篮子参考商品中占比最大,所以可以推测明年的食品涨价将刺激食品企业的盈利前景。

中国玉米油的产品是食用玉米油,正符合资本市场炒作通胀的概念。实际上玉米油的毛利率过去3年来一直稳步提升,由07年的10%上升到目前的12.6%,高于同业的中国食品(HK.506)的11.9%,经营优势可见一斑。

三、    龙头优势产生溢价

中国玉米油是国内最大的食用玉米油制造商,市场占有率超过30%,具有龙头优势。而龙头股向来都是基金或者机构投资者长期布局的对象,更何况是符合内需概念的食品股。

由于玉米油的公开发售部分最多集资也不超过6千7百万港币,估计超额认购情况会比较严重,最后中签率应该在30%以下。

四、    招股价格合理

玉米油的招股价2.57至3.85对应今年的预测PE是10.02至15.01,而食品行业的静态PE目前大概是35倍,预测09年PE是20倍。虽然玉米油的PE存在折让,但是由于其市值不到20亿(仅相当于中国食品的十分之一左右),定价大概合理。

五、    保荐人业绩不俗

    中国玉米油的保荐人是大富证券,其今年保荐的新股全部表现不俗,例如刚刚上市的富通科技(0465)上市后至今升幅达14%,木薯资源(0841)更高达130%。由此可见大福保荐的股份市值虽然不大,但是往往具有“黑马本色”,因此中国玉米油同样值得期待。

 

    基于以上五个因素,小弟相信玉米油上市后会有不俗的表现,值得认购。当然,股市没有免费的午餐,有回报也会有风险。纵然玉米油前景看好,小弟依然想强调一些风险因素:

一、虽然中国玉米油的产品售价能受益于通货膨胀,但是其原材料玉米的价格波动同样会蚕食其毛利率。据银河证券的报告指出,内地玉米价格未来可能继续上升,所以虽然目前玉米油的毛利率近年来稳中有升,但是如果未来一但不能将成本转嫁给客户,盈利将大受影响。惟其影响属于长期,短期对股价影响较小。

二、中国玉米油的06至08年的利润年复合增长率为76%,业绩不俗。但是09年上半年利润却下跌20%,主因是利润率较高的海外销售大幅下跌。虽然招股书显示全年盈利预测依然会有23.7%的增幅,但是我发现其09年上半年的经营现金流为负数,公司解释是由于存货和应收账款大幅增加,但实际上其利润有参杂水分的嫌疑。如果到年底存货和应收账款依然高居不下,对其盈利必然产生负面影响。惟其净负债率(net assets debts ratio)已下降至09年上半年的0.1%,流动性仍然相当稳健。

三、海外销售由于利润率较高在过去一直是中国玉米油盈利的重要构成部分,08年占销售额近3成。而09年上半年由于海外市场萎靡导致海外业务下降至总营业额的1%,直接导致其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下降20%。因此其未来盈利水平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海外市场在金融海啸后的恢复,是否长线持有还有待观察。估计这也是保荐人大福证券没有对其09年以后的盈利提供预测的原因所在。

 

    综合来看,我相信中国玉米油是一支值得推荐的新股,风险承受能力强的投资者建议采取孖展认购。保守估计其上市当天15%的回报可期,至于是否中长期持有则有待观察其年终业绩以及全球经济形式变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