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他少年时热爱习武,皈依少林,进而接触到禅宗祖庭少林寺最核心的部分——禅,后又潜心学习少林寺医学,在武、医、禅三方面都颇有造诣。近年来以济世利人的胸怀,在各地讲学,向大众传授少林养生哲学。
他就是中国嵩山少林医药研究中心负责人、医学硕士——禅一老师,炎炎六月禅一老师应FM105.7Uradio主持人任离邀请坐客【城市深呼吸】节目,从生活最简单的修行——静坐聊起,为我们分享如何从调整身体到对话心灵,引导我们一步步改变“心”的生活方式。

从简修行,清静内心
任离:
禅一老师,您是少林寺医药研究这块的负责人,这次专门来到深圳也是和我们分享一门叫“静坐”的课程。那么您是因为怎么的机缘想去推广静坐,对于现代社会,尤其是像我们这些在城市里无比忙碌的人群,静坐会不会对他们有一些帮助呢?
禅一老师:
坐禅是佛教里静坐说法,其实无论是佛教、道教、儒家、以及我们所说的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各个教派里边都有坐在那里静静修行这样一种方式,那么各自叫的名称不一样,可能儒家里边叫“静坐”,佛教里边叫“坐禅”,或者叫“禅定”,道教里边叫“打坐”。
现在的人群在浮躁的社会当中,逐渐认识到我们应该有一个清静的心,这种清静的心如何去做到呢?就是屏蔽外在的诱惑,反过来求正我们的自心,在《波罗蜜多心经》里边讲到一句话,叫眼耳鼻舌身意,里边就提到了,我们现在受到的诱惑均来自于各个感受器官,就是我们眼睛所看到的,耳朵所听到的,鼻子所闻到的,甚至说我们意识当中所能想到的,这种千变万化的东西,无时无刻在缠绕着我们的内心,让我们觉得烦恼、烦躁,甚至说进一步的形成各种各样的心理疾病。
那么这种心理上的疾病呢,进而又会影响我们的肌体,就像我们生活当中每一个人都很烦。我们为什么烦呢?是因为我们在面对外在世界的时候,找不到一个解决的方法,怎么解决?你可以依靠佛祖吗?佛祖也依靠不了,你依靠家人吗?家人也依靠不了,那么你要依靠谁呢?依靠你自己的内心,那么静坐呢就提供了这样一种殊胜的方法,让你从一个最简单的姿势,最小的念头入手,找到一个解决自己心中烦恼最根本的方法,这就是我想要去推广静坐最初的想法。

聆听内心,与自我对话
任离:
我们知道上古天真,古代人自身就有一种对自然、对身体非常敏感的感知能力,能够感受到微妙的天气及身体变化,并顺应这种变化,做出本能的反应,这种反应往往是对的。
而现在我们依靠着各种高科技的工具和手段,好像与自然离得越来越远,许多后天的教育慢慢的代替了我们先天的感知能力,静坐是否属于一种让我们能回归本我,对话自己身心的方式呢?
禅一老师:
在佛教里有一句话,就是人身有三毒,就是贪、嗔、痴。
我们所说的“贪”是指对所有美好的事物有一种占有的感觉,就是有一种执着心,我需要把它据为己有,所以“贪”被称之为说我们身体产生烦恼的第一大忌。
“嗔”是什么呢?就是比较。你为什么会有烦恼,你的孩子和别的孩子要比较,你和其他的家长要进行比较。你开了一个普通的车,你会跟开好车的人进行比较,这种比较之后呢你就会产生嗔恨心。
那么第三个叫“痴”,所谓什么叫“痴”呢?外面一个病字旁,内面一个知道的知,痴就是无明,就是没有智慧,你这个人永远不知道什么是你最应该去追求的,什么不是你应该去追求的。
如果我们真真正正的能够坐下来,用我们的心去聆听一下,我们似乎也能够找到我们应该去追求什么,我们应该去找到什么,或者我们应该守住什么,我在这想,静坐如果你静坐好了,其实就是把自己的心停留在一个比较好的门槛上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