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财经 |
昨日,年内的第三轮“加息潮”选择在7月亮剑,“房贷利率十年最高”被赫然的印在了报刊及网络媒体的首页,加息的压力逐渐使得房屋持有成本增加,人们的还贷压力增大,同时贷款利率上调不停,也挑战着房企脆弱的“资金链”底线,房市的“病态”在多轮房市调控和紧缩的金融政策之后,开始明显暴露。特别是本身就很“瘦弱”的中小企业,也在被房市的窘相所殃及,中小企业中存在的隐形负担也在日益显现。
首先,地方税收负担落入中小企业。严厉的房市调控之后,趋冷的成交量让房市进入了“冷冻期”。无论是多轮的房市调控政策,还是紧缩的货币政策,这些都刺激着房地产企业发展的神经细胞,虽然房价仍未出现明显下降趋势,但开发商与购房者的博弈仍在继续,这就使得房地产企业不得不去思考我国房地产企业发展的前景,是继续拿钱去买地还是静观政策走向?现在很多房地产企业在这相持阶段宁愿转投与房地产无关的项目,也不愿意去用巨额资金购买土地,这就使得一些靠土地出让金维持财政收入的地方政府犯了难,少数地方政府对中小企业摊派税收的不合理情况再次出现,也在客观上提高了中小企业的税收负担。同时隐形的负担也是有发生,例如在如今电力供应紧张的情况下,各地为了保住当地的大型企业,对中小企业实行歧视性的限电,这无形中增加了企业的负担,让本身资金困难的中小企业更加煎熬。
其次,地方债务危机日渐严峻。最近审计署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末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为10.7万亿元,由于银行贷款占到了地方债近80%,如按一年期贷款利率提高0.25%粗略估算,地方政府将新增加约200亿的还款压力。所以地方债务危机曾一度成为加息的绊脚石。这些债务余额中,其中70%以上债务被用于投资铁路、桥梁和购买土地,这些都是需要长期才能看到回报的的投资,此时,地方再不断增加新债,加剧了地方政府的还款压力。本寄托土地出让金还款的地方政府在交易冷清的市场里,越显疲惫,特别是地方融资平台企业还牵涉其他企业,一个企业资金破裂往往会引起很多企业资金链断裂,而一般首先断链的就是资金不足,融资难的中小企业。
有人认为,此次加息可以挤出一部分大型垄断企业的信贷需求,适当加息改善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但笔者以为这种改善是有限的,房市问题殃及的中小企业纠纷,远不是加息可以解决的。此次加息为什么选择7月而不是6月,除了是避免地方债务再次增长,减少能获得贷款的大型企业、央企还有政府的大型项目的财务负担,其实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通胀已一发不可收拾,6月不是之前人们预测的最高点,下半年通胀仍是翘首看涨,加息,乃不得已而为之,它对中小企业的帮助不是很大。因为大企业是各家银行竞争的焦点,银行会在利率上给予一定优惠,而作为弱势群体的中小企业,则需要以更高的利润率来消化这一成本。况且,现在银根紧缩,指望加息后,引导大企业挤出资金转移给“钱荒”中小企业,实施起来效果不会很明显,加息只能加剧产业结构调整,对搞活中小企业意义不大。
最后,房市“病”还需“治”。如前所述,房市的“冬天”已在殃及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开发商和购房者还在继续相互观望,等待新一轮调控政策。笔者以为,当前房市问题带来的诟病在继续蔓延,此时,想要政策放松是件难事,一方面开发商不如配合好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打好质量战,以质量换价格,取得购房者的信任,赢得销售量的提升。另一方面政府严格实行差别化信贷,释放刚性需求,防止最后一窝蜂的全部爆发,房市再起波澜。同时,对房市的调控还需重视其对中小企业所带来的隐形的“伤害”,在配合调控政策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在水生火热中煎熬的中小企业。
首先,地方税收负担落入中小企业。严厉的房市调控之后,趋冷的成交量让房市进入了“冷冻期”。无论是多轮的房市调控政策,还是紧缩的货币政策,这些都刺激着房地产企业发展的神经细胞,虽然房价仍未出现明显下降趋势,但开发商与购房者的博弈仍在继续,这就使得房地产企业不得不去思考我国房地产企业发展的前景,是继续拿钱去买地还是静观政策走向?现在很多房地产企业在这相持阶段宁愿转投与房地产无关的项目,也不愿意去用巨额资金购买土地,这就使得一些靠土地出让金维持财政收入的地方政府犯了难,少数地方政府对中小企业摊派税收的不合理情况再次出现,也在客观上提高了中小企业的税收负担。同时隐形的负担也是有发生,例如在如今电力供应紧张的情况下,各地为了保住当地的大型企业,对中小企业实行歧视性的限电,这无形中增加了企业的负担,让本身资金困难的中小企业更加煎熬。
其次,地方债务危机日渐严峻。最近审计署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末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为10.7万亿元,由于银行贷款占到了地方债近80%,如按一年期贷款利率提高0.25%粗略估算,地方政府将新增加约200亿的还款压力。所以地方债务危机曾一度成为加息的绊脚石。这些债务余额中,其中70%以上债务被用于投资铁路、桥梁和购买土地,这些都是需要长期才能看到回报的的投资,此时,地方再不断增加新债,加剧了地方政府的还款压力。本寄托土地出让金还款的地方政府在交易冷清的市场里,越显疲惫,特别是地方融资平台企业还牵涉其他企业,一个企业资金破裂往往会引起很多企业资金链断裂,而一般首先断链的就是资金不足,融资难的中小企业。
有人认为,此次加息可以挤出一部分大型垄断企业的信贷需求,适当加息改善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但笔者以为这种改善是有限的,房市问题殃及的中小企业纠纷,远不是加息可以解决的。此次加息为什么选择7月而不是6月,除了是避免地方债务再次增长,减少能获得贷款的大型企业、央企还有政府的大型项目的财务负担,其实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通胀已一发不可收拾,6月不是之前人们预测的最高点,下半年通胀仍是翘首看涨,加息,乃不得已而为之,它对中小企业的帮助不是很大。因为大企业是各家银行竞争的焦点,银行会在利率上给予一定优惠,而作为弱势群体的中小企业,则需要以更高的利润率来消化这一成本。况且,现在银根紧缩,指望加息后,引导大企业挤出资金转移给“钱荒”中小企业,实施起来效果不会很明显,加息只能加剧产业结构调整,对搞活中小企业意义不大。
最后,房市“病”还需“治”。如前所述,房市的“冬天”已在殃及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开发商和购房者还在继续相互观望,等待新一轮调控政策。笔者以为,当前房市问题带来的诟病在继续蔓延,此时,想要政策放松是件难事,一方面开发商不如配合好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打好质量战,以质量换价格,取得购房者的信任,赢得销售量的提升。另一方面政府严格实行差别化信贷,释放刚性需求,防止最后一窝蜂的全部爆发,房市再起波澜。同时,对房市的调控还需重视其对中小企业所带来的隐形的“伤害”,在配合调控政策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在水生火热中煎熬的中小企业。
前一篇:CPI连破5,房市在震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