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佛教的四众弟子是哪“四众”

(2013-03-13 06:39:01)
标签:

佛学基本知识

杂谈

分类: 佛学/感悟、基本知识、轶事

 http://attach.foyuan.net/album/201107/20/23/20110720233948921.jpg


来源:慧海佛教资源库 作者:周叔迦

 

   佛教徒有四众之分,就是出家男女二众,在家男女二众。出家男众名为“比丘”,出家女众名为“比丘尼”。比丘是梵语(印度古典语),义即乞食,言其乞食以自生活;又有怖魔、破恶,净命等义。尼是梵语中女声。俗称比丘为“僧人”。僧是梵语“僧伽”之略,义为众,凡三比丘以上和合共处称为众(旧译作四比丘以上)。出家制度并不是佛教特有的,印度古代各教派都有出家的规定。其出家者统称为“沙门”(旧称“桑门”),义为止息一切恶行。印度其他教派既未传入中国,于是沙门也就成为出家佛教徒的专用名称了。世俗也称比丘为“和尚”。和尚是印度的俗语,若用梵文典语则是“邬波驮那”,义为亲教师,与习俗所称师传相同。世俗又称比丘中的知识分子为“法师”,意谓讲说经法的师傅。其中比丘,沙门二词多用于文字;僧人,和尚多用于口语。至于彼此称呼,对一般僧人则称某某师,对上层人士称某某法师,对寺院住持称某某和尚。蒙藏地区称僧人为喇嘛,相当于汉族地区所称和尚,也是师傅的意思。俗称比丘尼为“尼姑”。尼是比丘尼之略,姑是汉语。世俗也称比丘为“大僧”,而称比丘尼为“二僧”;或称比丘为“首堂”,而称比丘尼为“二堂”。这些称呼都不见于经论,只是流行于民间而已。

 

   在家男众称为“优婆塞”;在家女众称为“优婆夷”。优婆塞是梵语,义为清信士,又作近事男,言其亲近奉事三宝。优婆夷义为清信女或近事女。俗称在家佛教徒为“居士”,这是梵语“迦罗越”的义译,原指多财富乐的人士,就是居积财货之士,转而为居家修道之士的称呼。

 

 

 

 

原来汉语中这些词都源于佛教

密宗法器之十字金刚杵(十字羯磨杵)

佛陀为何制定戒律?

佛门中的“金刚不坏之身”从何而来

善知识的八种相

究竟涅槃是什么意思

供佛最好用什么水果

八臂观音的法器分别代表什么意思?

佛教寺院中香炉的意义

藏传佛教大礼拜的方法及意义

关公为护法的因缘

佛教中“回向”的意义何在?

大悲咒之83位菩提

怎样请佛像、供佛像、立佛

佛祖拈花,为何只有迦叶微笑?

何为五蕴?【图文详解】 

佛教常说的四大皆空怎么讲?

佛教寺院内燃香有哪些讲究

进寺庙求姻缘行吗?

历代高僧大德开悟顿彻诗100首

除污秽香的使用方法

二十四禅图【值得收藏】

佛教中的业力到底如何理解?

在佛教寺院斋堂吃饭有哪些规矩

什么是三千大千世界?

佛陀在菩提树下究竟证悟了什么?为何发生六种震动?

为什么拜菩萨?有什么寓意? 佛陀在菩提树下究竟证悟了什么?为何发生六种震动?

八宗共祖——龙树菩萨

称呼出家法师为什么加“上下”两字?

什么是四生、九有、八难、三途?

罗汉、菩萨、佛陀释义

佛教护法四大天王(组图)

密义显说,藏教常用词汇

如何制作念珠、串念珠、供养念珠、使用念珠持咒?

话说佛教的服式之一“海青”

如何请经、持经、诵经(图)

你知道佛有十密吗?

佛教的佛像开光仪轨有哪些? 你知道佛有十密吗?

佛教的佛像开光仪轨有哪些?

佛经是怎么产生的?

佛教里的天龙八部

进寺院的礼拜顺序

佛家的称谓,初入佛门的你千万别叫错!

释迦牟尼佛与弥勒佛谁与争天下?

净空法师:旧的、破的佛像、佛书的处理方法

对皈依三宝的五点误解

藏式佛珠的艺术

索达吉堪布:供灯时不能将空器供在佛堂上

哪些供品不能吃?哪些供养犯盗戒?——梦参老法师

索达吉堪布:佛塔一定要右绕,否则过失非常非常
值得收藏——最珍贵的藏密实修唐卡(咒语的藏文、汉文相对应)
往生的三张护照
戴佛珠是戴在左手还是戴在右手? 




藏传佛教艺术瑰宝——坛城【附真实图片】




兜率内院天冠弥勒菩萨宝像(难得一见,顶礼得福)
南无阿弥陀佛…【美图,见者德福】
极乐世界图…【见者得福】
揭秘:恒山悬空寺千年悬空之谜 红与黄 <wbr><wbr><wbr><wbr><wbr><wbr><wbr><wbr><wbr><wbr><wbr><wbr><wbr><wbr><wbr><wbr><wbr><wbr><wbr><wbr><wbr><wbr><wbr><wbr><wbr><wbr><wbr><wbr><wbr><wbr><wbr><wbr><wbr><wbr><wbr><wbr><wbr><wbr><wbr><wbr><wbr><wbr><wbr><wbr><wbr><wbr><wbr><wbr><wbr><wbr><wbr><wbr><wbr><wbr><wbr><wbr><wbr><wbr><wbr><wbr><wbr><wbr><wbr><wbr>色彩中的宗教情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