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7/bmiddle/001KL8l5ty6EM2hxCqWe6&690
历代古玉兔的鉴定
玉器上的兔题材作品可归纳为单体玉器和兔纹玉器两类,前者主要见于商周时期的片雕玉器和隋唐以后的圆雕作品,后者包括兔纹饰和宋明时期图画般效果的兔纹玉器。最早的兔纹玉器为嵌饰和佩饰,自隋代以后出现书镇、耳饰等功能。
http://s1/mw690/001KL8l5ty6EM671JyUd0&690
史前时期
目前所见最早的玉兔当属安徽含山凌家滩遗址出土的兔形饰。凌家滩遗址出土的玉兔形饰属于凌家滩文化,距今5300
年,起始年代大致与良渚文化相当。玉料受沁呈黄白色。饰件由兔形的上部和榫形的下部组成,兔呈伏卧状,但无足部表现,嘴前伸,似在嗅着什么,耳朵向后伸,背部呈弧形上凸,尾巴不似兔子反若鱼,上翘分叉;榫部长条形,上面对钻成四孔。
http://s10/bmiddle/001KL8l5ty6EM2rJW5j39&690
http://s9/bmiddle/001KL8l5ty6EM2Ie8bee8&690
商周时期
商周时期的玉兔出土数量较任何时期都多,且以片雕为主,表现的是兔子的侧面形象,即所谓的剪影式艺术。但商与西周玉兔的造型与风格有别,体现了不同的社会背景下产生的不同审美取向。
http://s4/bmiddle/001KL8l5ty6EM2vIWavc3&690
http://s4/bmiddle/001KL8l5ty6EM2DbHJVa3&690
商代玉兔主要出土于晚期墓葬,以伏卧蜷缩式和低首弓背式为主体造型,一般长 3~5
厘米,高 1~2
厘米,厚0.2~1厘米。玉兔前后腿蜷屈于腹下,头后缩,贴伏于前腿上,圆眼,大耳后伸,贴于兔背,短尾后伸,尾尖微上翘;一般在口部对钻出圆孔,既可以系缀,也可以达到表现兔嘴的目的,但也有近尾部两钻一孔的;耳、目、腿及爪皆以单阴线刻划出轮廓,除轮廓线外,再无其它装饰纹样,做工简约粗率。
http://s9/bmiddle/001KL8l5ty6EM2zAWa428&690
http://s2/bmiddle/001KL8l5ty6EM38YlNv91&690
西周时期玉兔的大小同商代差不多,但耳朵显得特别大,向后伸展达身体长度的一半,且不再贴于背部,颈部明显,臀部向上翘起,增强了兔子蓄势待发的动感,口部有钻孔,或口部与尾部均有钻孔,尾极短,或仅表现尾尖,或顺臀部下垂外翘,前后腿的下半部明显拉长。西周时期玉兔的动感较商晚期更强一些,形象上更显自然轻松。
http://s2/bmiddle/001KL8l5ty6EM3bAD0Bf1&690
唐宋时期
隋唐至宋代的玉兔,数量虽不多,但皆圆雕,兔呈伏卧状,足、耳贴于身,或微外露一点,腹部横穿一孔,或背腹竖穿一孔。由于采用圆雕的表现手法,玉兔较商周时期的片雕更为写实,显出温顺可爱的一面,功能已超越了单纯的佩玉范畴。
http://s11/mw690/001KL8l5ty6EM2mEoLEca&690
隋代玉兔
http://s8/mw690/001KL8l5ty6EM6ciOzRe7&690
南宋玉兔
http://s5/mw690/001KL8l5ty6EM3lJEzib4&690
http://s6/mw690/001KL8l5ty6EM6fHcJ7f5&690
明代
兔纹玉器在明代还在继续,但图案的构成元素发生了一些变化。如湖北钟祥梁庄王墓出土的双兔纹玉佩饰,年代为明早期,图案多层镂雕而成,双兔一大一小,但一兔半蹲回首、另一兔抬首向前的姿势基本保持,植物纹的背景作折枝花式,有长着圆圆果实的荔枝,有修长舒展的蕉叶,灵芝状云纹点缀其间。若与宋代的同类题材相比,可以看出明代的兔纹已趋于图案化。
http://s6/mw690/001KL8l5ty6EM3qjovb95&690
明代定陵孝靖皇后的棺内出土有一对金环镶宝石玉兔耳坠,兔子直立,双耳上竖,以红宝石嵌饰双眼,两前爪抱杵作捣药状,下有臼,兔身上以细密阴线刻出毛发。
我的更多收藏博文:
古色古香插屏欣赏

警惕铜佛像收藏中的陷阱

赚钱机器——从马未都鉴瓷说起

我收藏的掐丝珐琅器

文物“青花瓷衣”出境时被查
库存清早期青花大瓶欣赏 

天津海关查获多起象牙走私案 
民间藏友期盼的福音 
唐绞胎三彩骑马狩猎佣 
清中期鱼藻纹罐 
我的笔筒收藏 
唐三彩盘欣赏

春节晒翠玉藏品与大家分享

大鉴定家们的那些龌龊事儿

元青花的记忆(一)

唐代壁画珍品展的盛况

明洪武时期白釉黑灰色青花瓷特征

李瑞环家乡的玉佛宫之谜

八件不同历史时期的青铜器

磁州窑的陶瓷历史及艺术表现特色(…

清中期六件瓷器

明代中期青花釉里红鱼藻纹罐

唐三彩的辉煌历史及真假辨伪之管见

王健林捐款十亿建什么样的大报恩寺

河南赝品专业村仿古水平出神入化

色彩斑斓的清三代瓷砚

清代青花六棱山水赏瓶

北宋刻花莲瓣纹钵

唐代绞胎陶瓷工艺

青铜器的嵌错工艺特征

唐代鲁山窑花瓷腰鼓

王炳荣瓷雕《群贤饮聚图》

龙首龟身麒麟尾的神鳌

康雍时期青花藏品

探索元青花的奥秘

我的鼻烟壶与鼻烟

北魏的佛像艺术特点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