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雲阁藏品
唐绞胎三彩骑马狩猎佣
绞胎陶瓷创烧于唐代,亦称“绞胎陶瓷”。所谓绞胎,是将白、褐两种颜色的瓷土相揉和在一起,相绞拉胚,制作成型。胎上出现白褐相间之纹理,变化无穷,如木纹、鸟羽纹、云纹、流水纹等。盛于唐宋,清康熙之后烧制中断。陕西,河南的唐代墓葬曾经出土绞胎陶瓷。

此马头小,颈长而粗,比例匀称,膘肥体状,肌肉清晰有力,神骏矫健,绞胎纹路深浅分明,细密不规则的纹路自然流畅,如大理石般趣意天成(高:48.2厘米,长40厘米)。
皆以黃、褐色胎泥绞合一起而成木纹状,纹似行云流水,此色搭配极为稀有。显微照则可见开片形态、蛤蜊光、土沁斑釉下状态、气泡、胎的结构、氧化程度一一细化。
用放大镜看釉面,有小细开片(如蝉翼纹),开片处是四边往上翘的,釉面侧看有彩虹光。从胎体到造型以及器物所发出的声音和历史时空留在艺术品上的不可模拟的痕迹。

唐绞胎骑马射猎俑
高36.2 長30厘米 陜西歷史博物館
一九七二年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发掘了乾县唐懿德太子李重润墓,出土文物达上千件。其中有一件绞胎骑马狩猎佣(高:36.2厘米,长30厘米)。人马全部是纹胎,釉面上施一层薄薄的淡黄绿色亮釉,这种工艺增强了塑造物跃动前进的效果,釉面有细碎纹开片,光线照射下有彩光。
不同的光线下拍摄的唐绞胎骑马射猎俑
此绞胎马是稀世国宝级文物,绞胎与三彩两种工艺相结合的作品十分罕见,其造型生动,具有唐朝三彩马的造型特色,但它更比三彩马更为稀少。可以说是目前所面世的绞胎马艺术精品。它的制作工艺比盘碗等圆器的难度要大得多。据考可能是皇室的东园秘器。它代表着唐朝时的最高绞胎艺术水平。
绞胎马的细部特征

以下为西安大唐西市展览的陶马和骆驼


我的更多收藏博文:
唐三彩盘欣赏 
春节晒翠玉藏品与大家分享 
大鉴定家们的那些龌龊事儿 
元青花的记忆(一) 
唐代壁画珍品展的盛况 
明洪武时期白釉黑灰色青花瓷特征 
李瑞环家乡的玉佛宫之谜 
八件不同历史时期的青铜器 
磁州窑的陶瓷历史及艺术表现特色(… 
清中期六件瓷器 
明代中期青花釉里红鱼藻纹罐 
唐三彩的辉煌历史及真假辨伪之管见 
王健林捐款十亿建什么样的大报恩寺 
河南赝品专业村仿古水平出神入化 
色彩斑斓的清三代瓷砚 
清代青花六棱山水赏瓶 
北宋刻花莲瓣纹钵 
唐代绞胎陶瓷工艺 
青铜器的嵌错工艺特征 
唐代鲁山窑花瓷腰鼓 
王炳荣瓷雕《群贤饮聚图》 
龙首龟身麒麟尾的神鳌 
康雍时期青花藏品 
探索元青花的奥秘 
我的鼻烟壶与鼻烟 
北魏的佛像艺术特点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