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清真古寺和清真西寺


标签:
观光掠影休闲 |
清真古寺和清真西寺都处在洒金桥街道的西面,一北一南离的很近,不过二三百米。
p1
p2
↑清真古寺
清真古寺现为阿拉伯建筑风格的礼拜大殿建有阿拉伯拱顶式建筑,拱顶上是新月,其占地600余平方米,处在西安洒金桥路西。
清真古寺亦称清真北寺,相传元明时期已存。在清真古寺的洒金桥、大麦市街、新寺巷、香米园、东举院、庙后街等街坊的回族穆斯林群众依寺而居。据《坊上人》介绍, 1940年4月30日,在抗日战争时期,这里遭受了日寇飞机的野蛮轰炸,两枚炸弹分别落到大门内天井和大殿上殿南墙处,所幸两弹均是“臭弹”,没有爆炸,未造成人员伤亡。可炸弹猛烈的冲击力和巨大的震动,导致上殿半毁,后殿移位。日本投降后,坊民出资出力,多方募捐,大殿才得以恢复。文革中,精美的砖雕二门楼、两座角门、照壁走廊、月台、假山、阿訇满拉宿舍、沐浴处等全部被拆除。
西安洒金桥在阿拉伯建筑建筑风格的房额镶嵌着“赞调养世界的真主清高尊大”的字样,柱联为“参天参地参何有
悟己悟行悟归真”。
↓南北建有两幢各为200余平方米的北厅、南厅,北厅为讲经堂、阿訇居室和学员教室,南厅为沭浴室和营业性浴池
墙壁上的宣传栏《伊斯兰信仰宣言》介绍到《古兰经》:“万物非主,唯有真主”、“真主是万物的创造着,也是万物的监护者。”还有一幅宣传栏为《穆罕默德(祈主福安)简介》:穆罕默德(祈主福安之)是安拉派遣的最后的使者和先知,他的名字就叫穆罕默德是阿卜杜拉的儿子,他于公元570年出生于麦加。青年时代的穆罕默德就具备了最优秀的人格修养和最出众的道德品质,他有深沉的思想和无可挑剔的洞察力,以智慧、富有创造力、具有远见卓识而著称于世。他曾经在麦加近郊一个名叫“希拉”的山洞里静修,参悟安拉的大能及造化……。
他在当时的阿拉伯人当中获取了良好的声誉,时人称他为“艾敏”,意为诚实者,值得人们信赖的人。…….因此,他的追随者发现他像一颗价值连城的珍珠光彩夺目、熠熠生辉,对他的爱戴亦日趋弥深。
p3
p4
↓古门楼基本保留完好
p5
p6
p7
↓清真西寺
清真西寺位于洒金桥十字,现为中国传统建筑和阿拉伯风格相融合的建筑群落。我去时,清真西寺门楼正在按中国传统风格翻建,看到南北两侧的厢房还是中国传统的民居风格,礼拜大殿是阿拉伯风格的建筑。
据网易拜罗依特博客介绍,洒金桥西寺所在地原来为佛教的“海会庵”,旧有大殿三间,在清光绪三十二年被改为回教国民小学校,后来因为教派之争于民国十五年,由脱离洒金桥北寺的教民集巨资购买此地改建为清真寺。适逢当时担任国民第一军第七师师长的马鸿逵到陕,遂提“清真西寺”四大字匾额而始成立。
p8
↓清真西寺门楼正在按中国传统风格翻建
p9
↓厢房
相关博文链接:
《观大皮院清真寺》
《品味马峰小炒泡馍》
《坊上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