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3年北京市丰台区高三年级语文一模试题及参考答案

(2013-04-08 22:42:59)
标签:

北京高考

辅导模拟

高考语文

教育

语文辅导

 

一、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A.诙谐      因咽废食        博文强zhì)      马脚(              

B.返聘      沽名钓誉        未雨绸móu     稀泥(huò            

C.脑火      同心协力        瑕不掩       铅笔(xiāo   

D.睿智      出其制胜        不乐(yàng     土(pěng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我相信人与人之间有不可思议的    ,但我不相信不经过任何努力,善缘就可以成熟;不经过任何奋斗,恶缘就能够消失。

② 一味沉湎于小爱是一种迷妄,以大爱否定小爱也是一种迷妄。大爱者理应不弃小爱,而以大爱   小爱以精神的光芒。

③不想困于人事纠葛,就学会忍。忍是一种自救,以从容平静的态度忍受人生最难忍受的事情,这是     做人的重要功夫。

A.姻缘    赋予   处事        B. 因缘   付与   处事

C.因缘    赋予   处世        D. 姻缘   付与   处世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国庆节前市旅游局加大了对本市旅游市场的整顿力度,很多涉旅单位积极配合,服务质量大为改观;但也有一些私人酒店并不配合,表现差强人意

B.经过长达两个多小时的鏖战,第28届奥运会羽毛球男单决赛尘埃落定,国手林丹克服了重重困难,经过奋勇拼杀,再次获得了奥运会男单冠军。

C最近曝光的“房族们能够轻易占有大批房产,原因大多在于他们本人或是亲朋正掌握着权力;房族现象只是房地产市场腐败的冰山一角

DCBA总决赛赛后,球迷上传的围殴裁判的视频引发网友热议,在“打人不对”这个原本毫无争议的道德判断面前,网民们却议论纷纷、莫衷一是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恢复年味的关键在于理解百姓日常生活的变化,尊重百姓的情感诉求,鼓励百姓的文化创造并为此提供最大程度的服务是非常重要的。

B.社会保障部公布的《网络创业促进就业研究报告》指出,我国网络创业累计创造就业岗位将近1000多万个,成为创业就业新的增长点。

C.针对节日期间食品市场供需两旺的特点,工商管理局围绕粮油、肉类、酒类、调味品、保健品、农副产品等热销品集中精力进行检查。

D.教育部有关人士表示,中小学开设书法课旨在激发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提高学生书写水平和审美能力。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屈原,战国末期楚国人,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开创了浪漫主义诗风。他的代表作是《离骚》。

B.孟子,名轲,儒家学派重要代表人物,被后世称为“亚圣”,他的思想及其政治言论主要收录在《孟子》一书中。

C.归有光,字熙甫,号震川,清代著名散文家,他的代表作《项脊轩志》以清淡朴素的笔法写身边琐事,亲切动人。

D.泰戈尔,印度著名诗人,其诗集有《新月集》《飞鸟集》《园丁集》等;他因诗集《吉檀迦利》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二、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

新修吕仙亭记

                      清朝吴敏树

岳州城南吕仙之亭,当南津港口。古所称邕湖者,水反入为邕。城东南诸山之水,自南津西北趋湖,湖水起,则东南入山,尽十余里皆湖也。故山水之胜,亭兼得之。由亭中以望,凡岳阳楼所见,无弗同者,而青苍秀映之状,幽赏者又宜之。至于为月夜泛舟之游,无风波卒然之恐,唯亭下可也。

唐张说为岳州刺史,与宾僚游燕,多在南楼及邕湖上寺,见其诗中,南楼即岳阳也。寺今尚存,而亭踞其左阜稍前,相去才数百步,寺之胜已移于亭矣。然岳阳楼之 居城近,自唐以来,名贤学士,皆登而赋诗其上,播于古今,盛矣。亭之兴后于楼,其去城且三里,四方之客过郡,既登楼,莫亭之问,以此不若楼之有名天下。而 基高以敞,亦复其上为楼,有连房容饮席及卧宿,逾于岳阳;而远市嚣,少杂游,亦处地之善也。吕仙者,世所传洞宾仙人,一号纯阳子,唐末人,其踪迹故事,在 岳州者颇多,盖尝有《三醉》之诗,故岳阳楼塑其仙像。又有城南遇老树精之语,则此亭所为作。按范致明《岳阳风土记》,城南白鹤山有吕仙亭,亭之始自宋时 也,后乃增大之云。

余自少时性乐放远,入郡多寓亭下。近更兵乱,亭毁矣,道士李智亮募赀而复之。智亮有才能,楼加其层,广亦过旧,亭廊旁廓,历岁克成,以余之夙于此也,求为之记。
 
 余惟神仙之事茫哉,孰从而知之?扬子云曰:“仙者,无以为也。有与无,非问也。”秦汉之君,以求仙荒游,卒无所遇;唐士大夫喜饵金石
, 多为药误。小说载唐时仙者甚多,皆妄陋无称,而纯阳氏之名,独雅而著。余观张说岳州诸诗,屡有言神仙者。时未有纯阳氏,而岳之湖上,固传有仙人往来之语 矣,非得隐人高士,出没江湖间,人乃目之为仙与?抑湖上诸山,磊磊浮波面,若近而远,令人有海上蓬莱之思乎?盖神仙不可学,而意亦不能无之。若山川奇异幽 远之乡,使出世之士俯仰其间,必将有恍惚从之者。果有与无,俱不足论也。
    余昔在亭,见老张道人者,炼形最久,能以气自动其两耳,后竟以老死。而其徒方东谷者,不学为仙,独能饮酒,余至则与之皆醉。吾闻吕仙仙于酒者,今智亮其为仙耶?为酒耶?余虽老,不喜入城,犹愿得游处其下,如往时也。   (清朝·吴敏树《新修吕仙亭记》)

 

 注释:水反入:流入湖里的水回流。金石:即金丹,古人用丹砂炼成的丹药。炼形:以吐纳呼吸等修仙方法锻炼身体。
  
 

6.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无风波卒然之恐,          卒然:突然。卒,通“猝”

B而亭踞其左阜稍前          阜:左边的土山

C兵乱,亭毁矣           更:又

D.吾闻吕仙于酒者         仙:成仙

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 湖水起,东南入山          余至与之皆醉

B. 故岳阳楼塑仙像            今智亮为仙耶

C. 幽赏又宜之                ,无以为也

D. 胜已移于亭矣            以此不若楼有名天下

 

8. 下列语句括号里补出的内容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唐张说为岳州刺史,与宾僚游(于)燕

B而(其)远市嚣,少杂游,亦处地之善也

C以余之夙于此也,求(余)为之记

D以求仙荒游,(而)卒无所遇

 

9.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岳州城东南几座山的水,从南津港口向西北流入湖中,湖面增高,水又向东南返流入山间,水面扩大到吕仙亭下,使其兼有山水美景。

B.吕仙亭因传说中的神仙吕洞宾而得名,亭始建于宋代,后来规模不断扩大。亭的建造晚于岳阳楼,离城也较远,因而不如岳阳楼出名。

C.作者认为神仙是不足论的,小说的有关记载是荒诞的,人们心里相信有神仙,于是就把一些隐士误作神仙,把湖水上的岛屿误为仙岛。

D.张道人与他的徒弟方东谷,一个好修仙,一个好喝酒,两人都没有成仙。作者认为张道人修仙的方法不正确,应该像方东谷一样喝酒。

 

第二部分(123分)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24分。

阅读下面文言短文,按要求完成1011题。(8分)

孔子遭齐程本子于郯之郊,倾盖1而语终日。有间,顾子路曰:“由,来!取束帛十匹以赠先生。”子路不对。有间,又顾谓曰:“取束帛十匹以赠先生!”子路率尔而对曰:“昔者,由也闻之于夫子:士不中道相见,女无媒而嫁者,君子不行也。”孔子曰夫《诗》不云乎野有蔓草零露漙2兮有美一人清扬3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且夫齐程本子天下之贤士也吾于是而不赠终身不之见也大德不逾闲4,小德出入可也。”

选自《韩诗外传》卷二

注释:倾盖,停车交谈,车盖靠在一起。漙,露珠圆圆的样子。ƒ清扬,眉清目秀。4闲,范围,界限。

 

10.文末画线的“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表达了一种什么观点?3分)

 

11.用斜线(/)给下面一段文字断句。(5分)

 

     孔子曰夫《诗》不云乎野有蔓草零露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且夫齐程本子天下之贤士也吾于是而不赠终身不之见也

 

 

12.在横线处写出诗文原句(限选其中4道题)。(8分)

 

①曰:“                   ,是故哂之。”

(《论语·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

②积水成渊,         ;积善成德,          ,圣心备焉。           

(荀子《劝学》)

③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诸葛亮《出师表》)

带长剑兮挟秦弓,                   终刚强兮不可凌。

                                 (屈原《国殇》)

⑤于嗟鸠兮,          !于嗟女兮,         

                                                               (卫风·氓》)

⑥莫听穿林打叶声,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苏轼《定风波》)

 

13.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①—②题。(8分)

 

陵峰采药触兴为诗

 

帛道猷1

 

连峰数千里,修林带平津。

 

云过远山翳2,风至梗荒榛。

 

茅茨隐不见,鸡鸣知有人。

 

闲步践其径,处处见遗薪。

 

始知百代下,故有上皇民3

 

    【注释】1帛道猷:东晋高僧,性率真淡泊,雅好游览题咏。②:遮蔽。 ③上皇民:古代皇朝遗民。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本诗一、二句写山峰起伏,绵绵相连;山下平野上碧绿的树林环绕清澈的河流。

B. 本诗三、四句描写动景,风至云过,视线延伸到更广阔的“远山”“荒榛”之境。

C. 本诗的作者面对古朴静谧的田园风光,超然物外,没有流露出自己的情感态度。

D. 本诗格调高妙,清新闲适,富有山野气息,超凡脱俗的情志寄托在山水美景里。

 

本诗茅茨隐不见,鸡鸣知有人”两句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境作简要分析。(5分)

 

四、本大题共3小题,共11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16题。

 

基因芯片带来医学革命

 

12012年,北京市约20万新生儿享受到了免费的耳聋基因筛查,他们中的数百名孩子将避免由于用药不当致残。这次筛查所应用的,就是基因芯片。

2基因芯片是指在一块邮票大小的,由玻璃、陶瓷、塑料或者硅等物质构成的基片上,通过一系列技术手段固定细胞或细胞内相关基因或蛋白的生物信息的芯片。临床时,收集人体的血液或尿液、痰液等待测样品,与芯片上的已有DNA信息发生“碱基互补”反应,产生相应信号,再用计算机分析数据就可快捷获得待测样品的基因信息,从而用于基因检测、疾病治疗和预防等。

3以耳聋为例。制作芯片时,将一些含有已知7种 耳聋基因的生物分子,放到芯片的表面上,这个过程类似于农民的“插秧”,只不过基因芯片插秧时用的是机械手。经过“插秧”,芯片上的生物分子排列成整齐的 阵列状。这个过程叫做“点样”。机械手上装有一根或多根微点样针,根据需要点制出各种芯片。点样针的头部有一个样品通道,用来存放一定体积的样品。由于基 因芯片体积小,它所需要的样品极其微量,往往10微升样品就可以点制上千张芯片。

4而检测的原理简单来说是这样的。DNA是 一个双螺旋结构,它由两个链咬合旋转组成。芯片上虽然放置着含有耳聋基因的信息,但是为了后续检测,芯片上只放置了基因双螺旋链中的一个链,也就是之前芯 片上插好的“秧苗”。在检测时,根据碱基配对的原理,如果被检样品中的链和之前的“秧苗”链相互反应,像拉链一样相互“咬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双螺旋 结构,就是配对的成功,预示着被检物种也存在着这个基因。

5基 因芯片能实现快速检测的秘诀在于它的芯片上均匀地分布着成千上万个生物信息。这些海量的信息,可以一次性地通过检测得出结果。基因芯片的这种特点,也为像 癌症等复杂疾病的治疗提供了便利。在癌症手术后,病灶是否切除干净,用什么药治疗合适,病人不用药的生存期多长,是否容易转移等问题都会在临床提出。如果 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基因的检测,就会出现海量的基因数据,这些数据光靠人手工对比是无法处理的,利用基因芯片、计算机,利用生物信息学、统计学的方法,将便 利得多。

6基 因芯片可以把生命科学研究中许多不连续的分析过程,比如样品制备、化学反应和分离检测等移植到芯片中使其连续化和微型化,而原来这些各自分离的分析设备要 占用很多层楼。有一些大胆的设想甚至认为,将来我们可以有一些很小的“傻瓜型”分析仪携带在身上,自己取样进行分析,然后通过因特网将这些数据传送给医 生,实现远程诊断和治疗。如果解决了生物兼容性问题,将来还可以将基因芯片植入人体,通过芯片了解人们的身体健康状况,变现在的治疗医学为将来的预防医 学。 

                                            (取材于网络资料)

 

14.下列对“基因芯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基因芯片的基片是由玻璃、陶瓷、塑料或者硅等物质所构成的。

B.基因芯片上固定有细胞或者细胞内相关基因或蛋白的生物信息。

C.基因芯片的制作与应用包含插秧、点样、配对等几个重要环节。

D.基因芯片可用于基因检测、药物筛选、疾病治疗和预防等领域。

 

15.关于利用“基因芯片”进行检测的优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用基因芯片进行检测,可以快捷获取待测样品海量的基因信息。

B.用基因芯片进行检测,其原理非常简单且操作起来也十分容易。

C.用基因芯片进行检测,许多原来不连续的分析过程可连续进行。

D.用基因芯片进行检测,与以前相比所需要的空间可以大大减小。

 

16.根据文意概括,基因芯片将带来哪些医学革命?(5分)

答:                                                                                                

                                                                                                 

                                                                                                     

  

 

五、本大题共4道小题,共28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7-20题。

 

前门箭楼的燕子

黄裳

  1已经二十多年没有上北京了,真有说不出的相思。

  2到 北京的那天,天真够热的,觉得这里的太阳确是不同凡响。不过却热得干脆、痛快,绝不拖泥带水,这是比江南高明的地方。在前门外住下后,已是该吃晚饭的时 候,就慢慢溜出来,在前门大街上闲走。“都一处”、“一条龙”、“月盛斋”这些店招看了就使人感到亲切,即使里边卖的食物与过去不大一样了,也不要紧。 “都一处”卖的是蟹肉包子,这应该是南京或上海的特色,现在是“南风北渐”了。但小米稀饭却是地道的北京风味,好得很。可惜我想再来一碗的时候,却卖光 了。

  3来 到前门箭楼前,已是黄昏时分。白天几次经过,我已经贪婪地看过好几眼,现在就想细细地、前前后后好好地看看她。箭楼新粉刷过,虽然有金碧辉煌的彩绘,但整 体依旧是庄严肃穆的。因为她的主体是用一色深灰色城砖砌成的,落落大方。楼身比我保留的任何旧印象都干净得多。我曾经看见过在她身上画着日本仁丹的商标, 美丽牌香烟的“美女”,和其他乱七八糟各式各样的布告招贴,就像浑身贴满了膏药。那可真让人不舒服,简直就像中华民族百年来苦难的象征。她像一位英雄的母 亲,承受着重重苦难、凌辱,骄傲地挺首屹立,默默地护卫着、看守着从她身边川流不息地走过的儿女。今天,她是应该开颜一笑了。

  4一种过去我没有见过的景致在眼前出现了,千百只燕子不住地围绕着箭楼飞,飞来飞去,飞进飞出,就像夏天雷雨前荷塘上穿梭飞舞的蜻蜓,蜂衙前哄聚的蜂群。

  5过去从来没有看见过这样的景色,我在箭楼侧边伫立了很久。

  6忽然想起宋徽宗画过的《瑞鹤图》。那构思是有些相近的,不过比起眼前的这一派喧腾景象,可寂静得多了。

  7也许应该像故宫那样,在画檐朱栋之间结起铁丝网来吧,我不知道。古代诗人喜欢用燕雀这样的小动物,点缀宫廷殿阁间,制造一种凄寂的气氛。我想,这是由他们所处的时代和诗人的感情决定的。其实同样的事物,用来抒写无论哪一种心情都是可以的。

8我 兜了个大圈子去看箭楼的侧影。发现她本身就像一只将要凌空飞去的燕子,有一对鲜明、凸现的侧翼。古建筑师手下精美的造型不能不使人惊叹。她是那么端凝,却 又那么轻盈;那么沉着,却又那么飞动;那么拙重,却又那么飘举;那么威武,却又那么秀丽。在箭楼后面挺立着正阳门,这才是主帅,箭楼不过是它的先行。论气 魄、格局,主帅确实有主帅的分量。漆工加在它身上的金彩无疑是更繁复得多。在晚霞映照下,发出了炫目的光;就是在暗夜里,也会呈现闪闪的莹光。正阳门是端 端正正的,气势沉雄的,可是奇怪的是,它给人的印象依旧是玲珑的,没有半点儿拙重的感觉。

9很 久以来,人们为某些民族形式的新建筑取了一个不大好听的称号——大屋顶。这称号也真不大动听,但也不能不承认它有一定的正确性。那些用大量水泥堆集起来的 大帽子,远远望去就会使人产生喘不过气来的压迫感,更不必说在建筑学上负载承重,空间利用各方面的考虑了。正阳门和箭楼,应该说是典型的“大屋顶”,可是 谁会产生那样的观感呢?箭楼上那一排排射口,是从实战的考虑出发设计的,但却安排得那么美……我想,在继承、学习民族优秀传统的工作中,我们做得实在很差,同时在学习与运用时,思想也多少是有些僵化的

10走到天安门前,天色已经完全黑下来了。长安街上和广场四周亮起了千万盏华灯。我走过金水桥边的华表,抚摸着莹洁的白石狮子。狮子身上还散发着晒了一天太阳的余热,好像它们并不是石雕。

11在观礼台边的栏杆上找到了个空档,坐了下来。这里坐满了乘凉的老人。

12年 轻人多半在广场里活动,那里似乎有更大的吸引力。没有坐多久,我就跳下了栏杆,穿过长安街,走进了广场。这里的光线是较暗的,这里那里,都能看到斜支着一 架架自行车,年轻的一对就倚着车身轻轻地谈话,也许并不在谈话。也有三人一组的,添上了一个刚能爬动的孩子,在铺起的毯子上不住地爬着笑着,年轻的父母不 住地交换着谈话,他们的声音高得多了,他们一大半的话都是对孩子说的。

13此外,在广场上还看到不少玩“飞碟”的年轻人。这是红红绿绿用塑料做成的像铁饼似的盘子,两个人对掷,可以掷出种种花样来。走着走着,一只飞碟向我飞来,正想躲过,它却从耳边飘过去了。

(本文取材于王宗仁主编《中国当代散文经典》,写于1980年,有改动)

 

17.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 作者因为二十多年没有到北京,加之北京的太阳热得十分干脆、痛快又不同凡响,故此特别地想念北京。

B. 作者在前门大街见到了北京老字号店铺感到十分亲切,但又为其中食物变化不能保持传统风味而失望。

C. 前门箭楼的主体由一色深灰城砖砌成,庄严肃穆,落落大方,比“我”记忆中的任何一个时候都干净整洁。

D. 文章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通过今昔对比,突出地表现了古老的北京在崭新的时代所绽放出的活力。

E. 1213段写广场上年轻人和小孩子的形象,既折射出浓郁的生活气息,又寄寓了作者对未来的殷切希望。

18.本文以“前门箭楼的燕子”为题有何作用?请结合全文分条概括。(6分)

 

19.作者在记述见闻中常常插入感慨性议论,请你举一例,说说这样写的好处。(6分)

 

20.作者在第9段说:“在继承、学习民族优秀传统的工作中,我们做得实在很差,同时在学习与运用时,思想也多少是有些僵化的。”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请联系现实生活,谈谈你的理由。(不少于200字,12分)

 

六、作文(60分)。

 

21.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中国“独生子女”,近日被国际媒体关注。国外某权威杂志的一项研究,通过对421名出生于19751983年间的北京成人做了一些测试后发现,独生子女一代“互信程度较低,情绪上更悲观,更倾向于规避风险,更喜欢稳定的工作”。

    报告一出,引发各国媒体热议:有的说,中国的独生子女受到父 母的溺爱,自私自利;有的甚至称其为“垮掉的一代”;但也有的认为,独生子女在享受家庭全部资源的同时,也承担着全部希望,压力更大;中国学者的一项研究 则表明,“独生子女在人格开放性、生活满意度、外向性和情绪稳定性方面更好”……

 

    这样的议论,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或联想?请写一篇文章。要求:必须在上述材料内容范围内,自定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

20122013学年北京市丰台区高三年级第二学期统一练习(一)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B. A. 因咽(噎)废食 ,露(lòu)马脚;C.脑()火,瑕不掩瑜(); D.出其(奇)制胜 ,一抔(póu)土)】

2C. 【(姻缘:指婚姻的缘分。 因缘:缘分。赋予:交给(重大任务使命等),

付与:交给。处世:在社会上活动,跟人往来相处。处事:处理事务)】。

3A. (差强人意:大体上还可以使人满意。尘埃落定:比喻事情有了结局或结果。冰山一角:比喻事物已经漏出来的一小部分。莫衷一是:不能得出一致的结论)。

4D.(A关键在于……”与 “……是非常重要的句式杂糅。 B.不合逻辑,将近矛盾;语序也不当,我国网络创业累计创造就业岗位将近1000万多个应为我国网络创业创造就业岗位累计将近1000万个C.分类错误。粮油、肉类、酒类、调味品、保健品、农副产品分类混乱)。

5C. (归有光是明朝人)

二、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6C.(更:经历)

7A.(A.则:两处均表承接,就。B.其:代词,他的;副词,难道。C.者:指代性助词,……的人;助词,表停顿。 D.之:助词,的;助词,主谓之间表停顿,取消句子独立性)。

8A.(游燕:即游宴,游玩娱乐;这里没有省略成分)。

9D.(作者认为张道人修仙的方法不正确,应该像方东谷一样喝酒,文中无根据)。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24分。

10.答案示例:在大节上不要超过界限,在小节上有点出入是可以的。

【评分参考】3分,意思符合即可。

11. 孔子曰/夫《诗》不云乎/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且夫齐程本子//天下之贤士也/吾于是而不赠/终身不之见也。

【评分参考】断对两处得1分,断错两处扣1分。“//”处可断可不断。

12.(8分)

曰:“ 为国以礼 ,  其言不让 ,是故哂之。

(《论语·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

积水成渊, 蛟龙生焉 ;积善成德, 而神明自得 ,圣心备焉。           

(荀子《劝学》)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苟全性命于乱世  , 不求闻达于诸侯 。            

(诸葛亮《出师表》)

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  。   诚既勇兮又以武   ,终刚强兮不可凌。

 

                            (屈原《国殇》)

于嗟鸠兮,  无食桑葚   !于嗟女兮,  无与士耽 

 

                                                          (《卫风·氓》)

莫听穿林打叶声,  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苏轼《定风波》)

【评分参考】每句完全正确得1分,句中有错字或多字或漏字该句均不得分。回答超出4小题者,只判前4小题。

13.(8分)

3分)C.(没有流露出自己的情感态度有误)。

5分)答案示例及评分标准:

这里使用了反衬的修辞手法(或含蓄风格或白描写法或视觉、听觉的有趣变化等等角度来分析,只要言之成理亦可;说出手法1)。两句诗是说,山林茂密,茅屋隐而未现;从那传来的声声鸡鸣中,才知道有人居住。这声声鸡鸣,以动衬静,使人感觉这里的环境更加宁静(结合诗境分析具体的表达效果,2分;笼统空泛不得分);也更让读者感受到这里的人与世无争、恬淡闲静的生活;从而抒发了恬淡闲适、超凡脱俗的情怀(分析作者情感态度,2分;意思符合即可)。

四、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

14.(3分) C(“插秧点样”) 

15.(3分) B. (文中检测的原理简单来说是这样的并不等于原理简单,而且操作起来十分容易于文无据

16.5分)答案示例:

基因芯片能处理人工对比无法处理的大量信息,给癌症等复杂疾病的术后治疗提供极大便利。基因芯片体积小,方便携带,随着技术的发展,可能做到自己取样自己分析,实现远程诊断和治疗。一旦生物的兼容性问题得到解决,基因芯片能植入人体,就可以变现在的治疗医学为预防医学。

【评分参考】 第一个要点,1分;后两个要点,各2分。意思符合即可。

 

五、本大题共4小题,共28分。

 17AB【评分要点:答对一项得2分,两项全对得4分。选错不扣分。简析:A北京的太阳热得十分干脆、痛快而不同凡响不是作者想念北京的原因。B、从原文“‘都一处’‘一条龙’‘月盛斋这些店招看了就使人感到亲切,即使里边卖的食物与过去不大一样了,也不要紧可知,作者并未表示为其中食物变化不能保持传统风味而失望】。

18.(6分)

答案示例:

① 前门箭楼的燕子含有 双关的意味:一是指围绕箭楼飞翔的千百只燕子,一是箭楼的侧影像一只凌空飞去的燕子。古今对比,通过古人喜欢用燕雀这样的小动物点缀宫廷殿阁制造凄寂气 氛与作者眼前所见的一派喧腾来表达作者对新时代的赞颂之情。借活灵活现的燕子来表达对古代建筑师精美造型的赞美之情,借此表达对某些民族形式、优秀传统 的继承和发扬的呼吁之意。

【评分标准:①②③每一点各2分,共计6分。意思符合即可,不必拘泥于具体词句。着眼于文题与内容的关系,关键词:双关,并能指明两重意思。着眼于材料的运用,关键词:对比,并能说明其内容。着眼于思想感情的表达,关键词:赞美,呼吁】。

19.本题为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必过于拘泥。(6分)

 示例一:作者在前门大街上看到都一处”“一条龙”“月盛斋这些店招后,说都一处也卖蟹肉包子时(1分);对此,作者发表自己的看法:是南风北渐了 (1。运用叙事的基础上发表感叹(1分),表达对北京变化的看法,在这里,作者赞美了新时期北京的发展变迁(2分)。(语言表达,1分)

示例二:作者在前门箭楼前,看到新粉刷的箭楼后,想到曾经箭楼上的招贴画,就像浑身贴满了膏药后(1分);对此,作者发表自己的看法:那可真让人不舒服,简直就像中华民族百多年来苦难的象征。她像一位英雄的母亲……1分)在叙事的基础上发表感叹(1分),表达新中国成立特点是新时期北京的巨大变化,抒发作者由衷的赞美之情(2分)。(语言表达,1分)【评分参考】(6分)按点给分,意思符合即可。

 

20.(12分)

表明观点态度(2分)

示例:答案示例之一:我 同意这一观点。作者以优秀的传统建筑为触发点,表达自己对中国优秀传统在继承学习中存在的只摹其形而不解其神的生硬刻板做法的深入思考,表达自己对优秀传 统继承并发展的理解,这是符合客观实际的。例如,在对待国学这一问题上,一些人不加甄别、不考虑社会环境,甚至有些人极力主张在小学阶段推行全员背《论 语》《弟子规》等国学经典,就属于盲目、教条、死板的对待原本优秀的传统文化,如果不能取其精华,如果不能去其糟粕,这样的僵化思想,只能导致继承优秀传 统的失败后果。

答案示例之二:我 不同意这一观点。作者仅以一个建筑为例,来表达自己对中国优秀传统在继承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的忧虑,显然是片面的、有失公允的。事实上,在继承优秀传统中, 我们在理论研究上、实际运用中,探索继承基础上的发展路径,灵活运用,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比如,我们在尊重历史原貌和精神基础上,对北京现有胡同加以 修缮保护,通过现代化的手段,使北京胡同这一优秀传统成为举世闻名的文化符号。因此,我们对优秀传统的继承与发展使其更具现代生活气息,更富有生命力,更 能彰显它强大的精神力量。

【本题为开放性试题。意思对即可。观点明确,2分;必须明确观点,即:同意或者不同意,不得模棱两可。联系本文相关内容,2分;与文题扣合,不得游离文本。联系实际,4分(典型事例2分,分析合情合理2分)。语言表达,4分。语言优美,严谨连贯,说理深刻】。

孔 子在郯国之郊碰到了一个叫程本子的人。孔子(特别高兴),把车都停下来,两个车盖紧紧地靠在一起,两个人各自坐在车上谈了很久。过了一会儿,孔子回头对子 路说:拿十匹帛赠给 程先生!子路没有回答。又过了一会儿,孔子回头又对子路说:拿十匹帛赠给程先生!子路轻率地对孔子说:过去我听先生您说过,士人不经过中间人的介 绍(而相见),女子出嫁而不经过媒人的介绍,君子是不这样做的。孔子(劝告子路)说:《诗经》上不是说过吗?有一个美人,眉清目秀,非常美丽。邂逅 相遇,正适合我的心愿啊。如今我能在路上碰到程本子这样的贤士,在这时候不赠送给他(礼物),那么终生不能见到他了。在德操大节上不要轻易超过界限,在 细微小节上有点出入是可以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