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戏曲研究院优秀秦腔旦角演员——杨静

标签:
陕西省戏曲研究院优秀秦腔 |
分类: 秦腔秦韵 |
曹斌锋
家喻户晓的《杨门女将》,故事讲述宋辽对抗,天波杨府的英雄男儿在战场上为国捐躯,仅余一脉单传杨宗保镇守边关。西夏进犯三关时,宗保战亡。宋皇慑于西夏王王文威势,听从兵部尚书王辉之言,欲屈辱求和。佘太君既悲爱孙阵亡,更挂心于边防空虚,自请挂帅御侮。杨家众女将同仇敌忾,纷纷请缨杀敌。佘太君亲自挂帅,率领众女将出征。校场点将发兵时,杨文广与穆桂英母子同杨比武,以察考文广武艺。穆桂英喜见儿子骁勇非凡,遂成全了文广从军之愿。佘太君率众女将出征,一战而败敌帅王文。王文又施诡计,拟诱文广入伏。佘太君将计就计,奇兵制胜,奏凯而归。
杨静演的是《五女拜寿》中的二姑娘杨双桃。说来有缘,杨静初登舞台的两部戏,饰演的都与她同姓——然此杨非彼杨,《五女拜寿》中的二姑娘是一个备受父母娇宠、从小被惯坏了的孩子,在杨家的五位小姐里,她是唯一的一个反面形象,戏份颇重。这是一部完全没有武场的文戏,塑造人物全凭“唱、念、做”,无“打”可借助。虽然武旦杨静扎实的功底没有了施展之地,但却让人喜出望外地发现了一个能文能武的好苗子,看到了杨静在艺术表现上的潜力。她对人物理解透彻,表演松弛自如,拿捏得当:父亲坐拥权势时的趋炎附势;家遭横祸时的冷酷无情;面对穷妹妹夫妻时的轻薄鄙夷;在家里每时每刻都表现出来的骄横跋扈,杨静都演绎的十分到位,真实可信。
特别是在细节的处理上,尤其是可圈可点。比如第二场幕启,杨双桃在丫鬟的簇拥下慵懒地斜倚榻上,百无聊赖的修着指甲,忽听来报,父母已到大姐家中,她先是打听二老的穿着,从父母崭新的穿戴做出家庭安然无恙的判断,转而一喜,随即就想到父母的财产可能被大姐独吞,立刻表现得忿忿不平,急于把二老接到自己家中……从漠然到急切,变幻迅疾的一愣、一喜、一恼,杨静演来潜台词丰富,神态过渡自然,层次分明,使观众真切地看到了她的心理流程——类似的例子比比皆是,一个外表美丽,内心却精于算计、虚荣贪婪的杨双桃那真实丰满的人物形象活脱脱地跃然台上。杨静的表演,不温不火,不疾不徐,沉稳大方,这对于初露头角的小演员来说确实难能可贵。
唱腔是戏曲演员艺术魅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杨静也不例外。她的嗓子虽然称不上宽广洪亮,却是甜润柔美,充满韵味,十分耐听。无论是《杨门女将》中七娘的激昂、豪迈,还是《五女拜寿》中二小姐的娇嗲、蛮横,她都唱得恰如其分,句句有情,体现出良好的声腔表现力和可塑性。2009由陕西省剧协主办的第四届陕西戏曲红梅大赛从陕西全省报名参赛的30余所院团的300余名演员中选拔出来的90名优秀演员、演奏员参加了决赛。经评选,杨静以一折《杀四门》荣获陕西省红梅大赛一等奖、全国红梅大赛“金梅花”奖。
杨静《杨门女将》剧照
http://home.qinqiang.org/attachment/200902/22/281124_1235321781RV3s.jpg
杨静《五女拜寿》剧照——饰演杨双桃
http://club.qinqiang.org/user_file/1/forum/2011053122535533.jpg
http://club.qinqiang.org/user_file/1/forum/2011053122535501.jpg
小梅花秦腔团:魏艳妮、潘文娟、段黎英、杨静、车红娟合影(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