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色达佛学院飞熊五明杂谈 |
分类: 游记西南篇 |
从色达回来已经有8个月了,然而每当想到那一段旅程,我的心都会掀起不小的涟漪。
想想过去飞熊每到一处都留下游记,也坚持了8,9个年头了。而这8个月以来,却迟迟不忍对色达下笔,总担心自己那些粗陋的文字了惊扰了这里的虔诚、祥和与静美。
色达不是旅行团的目的地,没有上车睡觉和下车拍照;色达不是小资出没的地方,白天没有Cappuccino,晚上也没有BAR。色达不是吃货的天堂,这里谈不上有珍馐美食,更没有饕餮盛宴。
然而,确有成千上万的人汇聚在这里,无论是长期修行的喇嘛、觉姆,还是各民族虔诚的信徒,甚至是像飞熊般不远千里慕名而来的访客。
正所谓“转山转水转佛塔 不为修来生 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那么,那股汇聚的力量从何而来?还得从佛学院的来由说起。在世界第三极——青藏高原的东侧,四川省界内,有着许多动人传说。
一说是在美丽的桂更塘草原上,有一座形如金马的山岗;更普遍的说法是在这草原上挖出了马头形金块,那是格萨尔留下的战马而得名“金马”。因此,这里便以藏语的“金马”命名,音译为“色达”
色达曾是著名的敦主仁波切第一世修行之圣地。
色达县城面积仅1.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不到一万人。
这里属于大陆性高原季风型气候,这里的严寒可与中国北方媲美:年平均气温在0度以下。冬季漫长、夏季很短,早晚温差大。每天的天气变化剧烈。
即便在3月到访的飞熊,都能在本来晴空万里的日子赶上两场突如其来鹅毛大雪,将整个色达改变了模样。
这是佛学院后面的一条山沟。
而就在30多年前,喇荣沟也是这样荒无人烟,几乎是一无所有。这里海拔接近4000米,气候条件恶劣、生活极其艰苦。
然而如今,喇荣沟已被建成世界最大的佛学院-色达喇荣五明佛学院,汉人常简称为五明,而藏人把这里叫做la-rong。这里,距色达县城18公里,开车约半小时。
在喇荣沟,数千间褐红色的木屋竟在如此艰苦的地方如雨后春笋般被建造起来,而且中间还有如众星拱月般簇拥着数座金碧辉煌的大殿。
这一切,只花了仅30年的时间,被称做世界建筑史上的一朵奇葩。
这一切都要归功于晋美彭措上师。他是列洛林巴转世之化身,十四岁出家,二十二岁时受比丘戒。(又称大戒,受戒者须具出家之相,剃除须发,披着袈裟,须严守253条戒律)
1980年,晋美彭措上师不顾年迈体弱,白手起家,苦心经营,从32名学员的小型学经点开始,开始了创办五明佛学院的历程。
如今这里已建成藏僧学经堂两座、汉僧学经堂两座、藏族居士学经堂一座,僧尼住房三千余间。(飞熊始终觉得这个数字不够更新,放眼望去,怎么都感觉是以万为计量单位的。)
坛城(梵文:“曼陀罗”)是修法时,为防止外道“魔众”侵入,在修法处划定界线或修建土坛,并在上面设置诸佛像,表示诸佛聚集或轮圆具足。
位于佛学院高处的坛城是色达佛学院最美丽的地方。在短暂的夏天之外的季节,坛城就是万红中最耀眼的一点绿。佛学院的坛城一共有三层。据说下等功德是108圈,中等功德是1080圈,上等功德是10800圈。
无论是佛学院的僧尼,还是远道而来的信徒,以及游客都加入转经的队伍。转经是修行,是祈祷。它转起了希望,也转出了绵绵的想念。
飞熊尤其钟爱的,是色达的色彩。不必说那夏天翠绿的草原,也不必说头顶那挂着绵花糖般的云朵衬着蓝蓝的天。
单说这佛学院的褐红的主色调之间,就会映出金、黄、绿、蓝甚至更多迷人的色彩。
而红色的小木屋则默默跟夕阳说再见:你好!明天,不见不散。
当光线把大山的剪影刻划在木屋群上时,阴阳两界的小木屋所泛出的幽蓝与金黄,就成了白天与黑夜艺术的分隔线。
入夜,坛城绽放出奇异的绽彩;而小木屋的华灯初上,点亮了整条喇荣沟。佛学院繁星点点,就像是银星系的倒影一般。
每点彩色的灯光都唤醒一个高原上的生命,都照亮一个心灵去远行。
这一生,我不能控制生命的长度,但是,我可以控制它的厚度,和它的色彩。
我也不能完全把控生命的高度,但是,哪怕是在谷底,也同样可以绽放最明亮的光芒。
当无数的生命之光汇集在一起,就是用理想和希望共同绘制的人生画卷。它的辉宏和壮美,堪比银河一般。
这就是飞熊理解的色达的色彩。
注:如何去色达?关注我微信公号 feixg_
(名称:天外飞熊,可扫下面二维码)后,输入“交通”或“住宿”可以查到相关资料。
【四川】回梦巴蜀 索引 | ||||
![]() |
![]() |
![]() |
![]() |
![]() |
![]() |
![]() |
![]() |
||
我的精华游记(国内)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我的精华游记(国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我的旅行经验 | ||||
![]() |
![]() |
![]() |
![]() |
![]() |
联系我 |
||||
|
|
添加方法: 用手机微信的“扫一扫”添加或直接在微博和微信客户端中搜索名字
QQ群 Q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