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谈底气

(2015-03-01 21:32:16)
标签:

底气

胆气

徐悲鸿

气节

傲气

分类: 散文随笔
    我们常说,人需要有底气,有了底气说话才能铿锵有力,办事才能准确果断。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需要底气,有了底气才能不畏霸权、维护和平,才能昂扬向上、独领风骚。何为底气?

    底气不是狂妄自大之傲气,而是襟怀坦荡之正气。孟子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如果一个人表里如一,光明磊落,方能正义凛然,底气十足。就如高高的悬崖峭壁上,巍然屹立的青松,尽管环境恶劣,但它无惧无畏,根须牢牢抓住石缝,昂首顽强向天,顶烈日、冒严寒,挺立天地间,以一种绝无仅有的高度,诠释着生命的存在,这就是底气。

    底气不是无知者无畏的野蛮之气,而是胸有成竹之胆气。一个人有深厚的理论素养,丰富的知识内蕴,成熟的思辨能力,就有了胆气。这胆气源于真学识、真本领,是致于学、立于勤、得于恒、植于博、专于精的结果。就如一位英雄,大敌当前,依然面不改色心不跳,彰显的是真功夫,真胆气,这胆气就是底气。

    底气不是偷奸耍滑的阿谀之气,而是品德高尚之气节。“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这是国画大师徐悲鸿先生的座右铭。徐悲鸿二十岁成名,被法国犹太富翁看中,邀他到“哈同花园”画像,在优厚的待遇面前,徐悲鸿先生断然拒绝,保持了“江南布衣”的本色;在赴法留学专攻美术期间,遭到了洋学生的歧视,被诬为“生就的当亡国奴的材料”,徐悲鸿面对挑衅,义正词严地予以回击,并以虚心好学换来了优异成绩,折服了对手,体现的是一种气质,一种风度,一种人格,一种素养,更表现了崇高的民族气节,这气节就是底气。

    底气不是居高傲人之霸气,而是公道正派之清气。公生明、廉生威。人正不怕影斜,脚正不怕鞋歪。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比如为官者只要品行端正,心底无私,公道办事、廉洁做事,仰无愧于天,俯不怍于人,说话才有底气,做事才会硬气,百姓才能服气。这底气源于执政为民、不徇私情;源于自身清白、廉洁奉公;源于爱岗敬业、勤勉务实;源于身先士卒,实干为本。

    心存浩然之气,底气自从中生。底气实质是良好品德的综合表现,是能力素质的直接体现,是严以律己的有力彰显。对于人来说,底气是“精神之钙”,缺之,易得“软骨病”,底气又是生命中的“盐”,失之,易患多疾。

    底气实际是一种自信,这自信不是夜郎自大,更不是盲目乐观,而是从自身做起,坚持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行要端、坐要直、走要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