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压岁钱”源于北宋

(2015-02-15 08:49:57)
标签:

压岁钱

孩子们

北宋

歹人

零用钱

分类: 散文随笔

 

    每到春节的时候,大人总是要给孩子们一些零用钱,称为“压岁钱”,是希望用这些零用钱换来平安吉祥,让孩子们在新的一年里能够健康茁壮地成长。其实,“压岁钱”源于北宋。

    当时,东京汴梁(今河南开封)是北宋的京城,春节的时候,全城庆贺,热闹非凡。据史籍《桯史》中记载,北宋神宗年间,当时的朝廷枢密副使(副宰相)王韶的小儿子名叫南陔,在春节的夜晚,南陔随大人在汴梁的街头观灯游玩,却不慎被歹人掠走,准备勒索一笔钱财。途中,带着南陔的歹人巧遇朝廷里的车子经过,南陔大声呼救,歹人心中害怕,放下了南陔,仓皇逃跑,南陔得以随车入宫,宋神宗问清了事情的经过,就赐予南陔一些金钱,给他压惊。此事原本发生在北宋都城汴梁的皇宫内,却很快传扬了出来,并流传于民间。于是,人们纷纷效仿宋神宗的做法,在过年的时候,除了给孩子们买爆竹、吃食外,还要给孩子们一些压惊的零用钱,称为“压岁钱”。

    后来,全国的百姓也纷纷效仿这种做法,时间长了,春节给孩子们发放“压岁钱”就成为我国传统的春节习俗之一。《清嘉录》中说:“长幼度岁,长者贻小儿以朱绳缀百钱,谓之压岁钱。”

    “压岁钱”原为给孩子们压惊,是为了使孩子们免受惊吓,用来安慰孩子们,只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压岁钱”的意义已由压惊转化为春节时期的美好祝福了。这种习俗世世代代流传了下来,沿用至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