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春节家国天下情

(2015-02-12 07:59:22)
标签:

天下情

中国人

春节

炎帝

孙悟空

分类: 散文随笔

    一过春节,人们就会显示出中国人的真正本色,从四面八方赶路回家,陪父母过年。家是中国人的出发点。人们在家中诞生,在家中成长,从家出发去他乡求学、工作。家又是中国人的归宿。人们常说,男儿立志出乡关,报答国家哪肯还。埋骨岂须桑梓地,人生处处有青山。但人们也常说,儿行千里必归家,叶落归根也必归家。所谓中国文化传统,说得简单一点,就是这种浓浓的家国天下情。

    前不久,社会上发生过教科书删减古诗的争议。我认为删不得,因为中国人不学古诗,说不好中国话。比如,春节将至,中国人会想什么?会怎么说?差不多受过一点教育的人,就会不假思索,信手拈来一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每逢春节,中国大地上就展开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人口迁徙和流动——春运大军。学生要回家,农民工要返乡,年轻人要挈妇将雏看望父母。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春节是家人亲友团聚的日子。于是,工农红军只长征过一次,而许多中国人一年一度地走上长征的道路。红军长征的目标是北上抗日,而普通人长征的目标是回家过春节。红军长征的路线和方向是北上,而普通人长征的路线和方向由家决定,家在哪里,方向就在哪里。

    透过春节,我们可以看到,过节实际上是在过家。家在中国人心中,具有永恒的位置。儒家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一种由己推家,由家推国,由国推及天下的理解社会的路径与逻辑。中华民族有悠久的传统文化,其特点就是“家族文化”。中国有一个词就是“国家”。“国”就是“家”,“家”就是“国”,这是一体化的。在传统中国,总理叫宰相。宰,就是家族祭祖仪式的主持人,也是负责祭祖时杀牛宰羊的大厨师。老子曰,治大国如烹小鲜,足见众口难调,厨师很不好当。行政长官叫父母官,陌生人是四海之内皆兄弟,总之就是用亲属称谓代替社交称谓。原因就是中国社会的基础就是家庭。家庭渗透到中国社会的每一个细胞里。成语说成家立业,先成家后立业,不成家就立不了业,不成家在社会上就身份模糊,没有信用。

    在中国,一个人可以什么都没有,但最后不要没有家。《西游记》中孙悟空是从石头中诞生的神猴,无父无母,当然没有家,也就了无牵挂,无拘无束到了无法无天的程度。诸神拿他没办法,最后被如来佛压到五行山下。观世音帮孙悟空拜唐僧为师,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孙悟空从此有了家。取经的孙悟空与闹天宫的齐天大圣最大的区别在于有家没家。没家的孙悟空为所欲为,天马行空。

    有家的孙悟空不听话,唐僧就念紧箍咒。唐僧一被妖精捉去,孙悟空就不得不上天入地,求爷爷告奶奶,拉关系走后门,成为凡夫俗子一个。读了《西游记》,你就懂得了人为什么成佛必须出家。在家是凡人,有七情六欲,有牵有挂。出家是入佛,斩断七情六欲,无牵无挂。

    中国人正在走向现代化,在全球化与信息化的今天,外来文化对当今社会的影响几乎无处不在,社会流动和人口迁徙越来越频繁。但是,一过春节,人们就会显示出中国人的真正本色,从四面八方赶路回家,陪父母过年。家是中国人的出发点。人们在家中诞生,在家中成长,从家出发去他乡求学、工作。家又是中国人的归宿。人们常说,男儿立志出乡关,报答国家哪肯还。埋骨岂须桑梓地,人生处处有青山。但人们也常说,儿行千里必归家,叶落归根也必归家。所谓中国文化传统,说得简单一点,就是这种浓浓的家国天下情。

    今年是乙未羊年,正所谓骏马奔腾去,三羊开泰来。细细想来,羊年说家史,中华民族与羊还真有很深的渊源。人们熟知的是中华民族祖先的龙凤图腾。华夏民族崇拜龙,东夷民族崇拜凤。华夏与东夷民族融合,遂有龙凤图腾。华夏民族是炎黄二族融合而成。炎帝姜姓,起源于秦陇天水宝鸡一带。炎帝族西邻古羌族,古代羌族居住在青藏高原和甘肃西部。《说文》有曰:“羌,西戎牧羊人也,从人从羊,羊亦声。”姜字是羊女,意即牧羊女,羌字是羊儿,意即牧羊男,姜羌应为同一放羊为主的游牧民族。今察汉族与藏族同属汉藏语系民族。汉藏语系下分汉、苗瑶、壮侗、藏缅四个语族。汉族属汉语族,藏族属藏缅语族。汉族和藏族之间存在语言亲属关系。

    汉族的原始神话中,故乡当在中原之西。汉族的神山是昆仑山,在青藏高原。汉人死了叫归西,是典型的故乡记忆。汉人祖先当从昆仑山祁连山一路游牧而下,留在祖地山上继续放羊的就是羌,走下祁连山半农半牧的就是姜。抑或炎帝族与羌族为通婚集团,双方互娶对方女子为婚。当时为母系社会,以母为姓,故炎帝姓姜。从姓氏看起源,炎帝族最初当崇拜羊图腾,与黄帝族融合后,逐渐演变为龙图腾。

    羊图腾的痕迹可以从汉字中寻到蛛丝马迹。羊大为美,羊入人口或羊口众多为善,鱼羊为鲜,君子牧羊为群,以羊祭祖为祥,羔美为羹,羊添羽翼为翔,羊我为義。羊字多与美好、善良、正义、吉利、美味有关。考古文物证实,羊型羊纹的青铜器在商周时期十分普遍。吃羊,在今天很普通,随便找一家火锅店,几个朋友便可饕餮一番。可在春秋战国时期,吃羊事涉军国大事。据《左传》载,鲁宣公二年,郑公子归生受命于楚,伐宋。他手下大将华元战前杀羊为将士壮行,没分羊肉给他的战车御手羊斟。羊斟深恨其辱,开战后说,“昨天分羊肉,你说了算;今天打仗,我说了算!(畴昔之羊,子为政;今日之事,我为政。)”居然直接把战车赶到敌人阵营里,让华元当了俘虏。另一件吃羊事件发生在中山国。据《战国策》载,中山君大宴群臣,分羊肉时偏偏漏掉了司马子期。这位老兄比羊斟更小心眼,居然一怒投了楚国,引楚军灭了中山国。

    每逢佳节倍思亲。春节将至,追根寻源,羊年说羊。上至炎帝,下到自己与身边与异乡异国的亲人,一幅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繁衍流动的历史长卷,伴随着春运的长征人潮在我们眼前展开,提醒我们抚今追昔,不时重温家国天下的浓浓亲情。也期盼着亲人们从海外国内归来,大家欢聚一堂,共叙天伦之乐。

    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春节年年过,意义不寻常。一个节日是一种民俗,民俗后面凝聚着历史与文化。作为中国人,我们要世世代代把这种家国天下情承传下去,发扬光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