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季羡林断然辞“桂冠”

(2014-06-11 22:01:21)
标签:

军事

季羡林

桂冠

国学大师

国宝

分类: 东西南北

  著名学者、作家季羡林先生,在他的晚年,头顶上曾有过三顶桂冠: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国学大师”的来由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季羡林任教职的北京大学,召开了一次国学研讨会,包括季羡林在内的五名教授,被邀请到主席台作了发言。会后,记者在报纸发表特写《国学热悄悄在燕园兴起》,那天在会上发言教授中的四位资深者,包括季羡林在内,就被戴上“国学大师”的桂冠。对此,季羡林说,他们三位的国学基础都比我强得多,他们对这一顶桂冠的想法如何,我不清楚。我自己被戴上了这一顶桂冠,却是浑身起鸡皮疙瘩。其二是“学界泰斗”。奉送这顶桂冠的意思,是指季羡林在教育界、人文社会科学界,取得了他人难以比肩的成就。泰者,泰山也,斗者,北斗也,两者皆被认为是至高无上的东西。第三是“国宝”。这个比拟,源自人见人爱、憨态可掬的大熊猫,因数量极少,且为中国独有,故被称为国宝。然而,也是在上世纪末,在一次会议上,北京市的一位领导,突然把季羡林称为“国宝”,这让他极为惊愕,并感到大惑不解。

  对于不期而至的三顶桂冠,季羡林先生头脑是冷静的,在《病榻杂记》一书中昭告天下,断然辞去。首先他说,虽自幼读经书、古诗文,但我对哪一部古典名著及作者都没有下过死功夫,因为压根就没有想成为一个国学家,后来又专治其他学术,浸淫其中,乐不可支。环顾左右,朋友中,国学基础胜于己者大有人在,在这样的情况下,“国学大师”的尊号岂不折煞老身?因此,请从我头顶上把“国学大师”的桂冠摘下。他又说,自己一生做教书匠,建国后几十年中,运动不断,神经时刻处在紧张状态,加之多年担任诸多行政工作,要想做出什么突出成绩,岂不戛戛乎难矣哉。至于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取得了一点成果,这样的人滔滔者天下皆是也,我这个泰斗又从哪里讲起呢。故此,请从我头顶上把“学界泰斗”的桂冠摘下来。至于“国宝”,他说,是不是因为中国只有一个季羡林,所以他就成为“宝”?但是,中国的赵一钱二孙三李四等等,也都只有一个,难道中国能有十三亿国宝吗?因此,这顶桂冠一并辞去。——季羡林先生晚年此举,对于某些国人为利益所驱使,造神、虚荣之类的浮躁心态,堪称清醒、有力的反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