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儿膝下有黄金”是一句格言,出自明代《初刻拍案惊奇》,说的是做人行事,不卑躬,不屈膝,那样一种铮铮铁骨和坚强风骨。近日一位领导同志,说起他在地方工作的亲身经历,就用了这句格言——有的人给他介绍某些地方的“先进经验”,说他们不但要“跑部钱进”,而且在权力部门所在的地方设招待所、别墅,不但给实权人物配车,有的还给对方家里请保姆,白给他干活。这位领导同志感慨,这样的事我就做不来,男儿膝下有黄金啊!
男儿膝下有黄金,其实是很不容易做到的。我们很多同志,也有风骨,也有个性,也有尊严,但为什么“膝下”就没有黄金,为什么变得卑躬屈膝呢?有些同志,开始也“做不来”这类事,为什么久而久之,就变得很圆通,很“会做”了呢?因为有的人权力太大,不求他不行,因为不求无路可走,而求一下一本万利。所以在权力面前,不少人膝下无黄金,不少“下面”的同志只能奴颜曲迎,毛病还是出在“权力过于集中”,而权力又缺少监督和制约。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没有“关进笼子里”。
前段时间,舆论曾嘲笑一位县委书记,一天喝了八回酒,一位县长,一天陪洗了八回澡,还有一位副县长,冒着大雨翻山越岭赶了百里夜路,为的都是 “上面来人了,要去鞠个躬”。他们为什么要“喝”,为什么要“陪”?因为“谁也怠慢不了”,因为发展资金、民生项目,乃至计划、额度、立项、“切块”等等,都在“上面”手里啊。所以与其嘲笑“下面”的七品芝麻官,不如反思一下某些人权力为什么这样大、这样集中而又这样“随意”的深层原因。
权力过于集中,其实是产生和滋长官僚主义的体制性原因。前段时间,我们听说了办一个企业,要盖216个公章,于是惊异于“把关”同时的低效——当然我们也已耳闻某地老百姓办一个准生证,竟惊动了11个部门,某地贫困生办一个贷款,竟盖了26个官章。而就在不久前讲机构改革的会议上,李克强总理说了他亲眼看到的一个调查,“企业新上一个项目,要经过27个部门、50多个环节”,家家都要点头,个个都要伸出手来,一点“权力”也不能“放空”。其实李总理那天,还说了一桩奇谈,小小一艘渔船的船名,也要经过权力部门层层“核定”直至“顶层”一级点头,才能“批”,才能“放行”。这样的“权力过大”,过于“集中”,“管了许多不该管、管不好,也管不了的事”,你不求他,真还“不行”!
事实上,权力过大,又往往没“关进笼子”,并不仅是效率低下的问题,也远不仅是市场经济被扭曲、企业发展被耽搁、商战机遇被延误的事——这哪里是一点官僚主义的作风和习气问题,这更成为权力寻租乃至腐败丛生的一个根本要因。这几天披露的某部一名处长受贿2400多万元的案件,就是一只肥硕的“麻雀”——这个“管的钱很多,权力很大”的处长,每批一笔“专项资金”都是有明码标价的,一般的资金收20%回扣,援藏资金则高达40%。他靠着手中“一支笔”,就敛聚了几千万元的黑金。
男儿膝下有黄金,我们要有这样的骨气,这样的操守。大家都来抵制,歪风邪气才不会愈演愈烈、糜成风气。男儿膝下有黄金,同样要求我们具有改革的勇气和坚毅,敢于从机制体制着手,做政府权力的“减法”。尤其在“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这个问题上,我们同样决不屈服,决不妥协,决不退让!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