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古都之肺

(2014-05-27 09:15:20)
标签:

野趣

耕地

古都

原始森林

南门

分类: 东西南北

  

 

 

                         http://bjrb.bjd.com.cn/images/2014-05/27/17/pli4535_b.jpg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

   

 

     森林与人类活动休戚与共,息息相关,可以说,森林里的负氧离子是人类生命的源泉。

    上溯到旧石器时代,中国古代原始森林开始形成。从古到今,人类的活动必定是离不开肥沃的土壤、充足的水分以及新鲜的氧分。虽然在高度现代化的北京城,钢筋水泥高楼林立,但是38.6%的森林覆盖率也可以用以调节城市空气。而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以及周边的森林、绿地一起为北京构筑了调节空气、涵养水源、防风固沙的绿色屏障。

   从森林公园南门站出来,便可以看到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石刻标记。公园里生机勃勃、湿润鲜活的绿色扑面而来,像是一下子把人从繁忙的都市生活拉入自然界中,令人身心怡然、大为放松。

    如今我们在公园里看到的大片森林很难说是刻意为之,因为北京北部地区原本就已经有成片的原生林。历史上,华北平原曾经遍布着茂密的森林,草原广阔,河流众多,洼淀沼泽星罗棋布。追溯到全新世(地质年代名称,约11000年前至今)中期,这片地区分布的是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并且因为气温带上移的缘故,这里甚至含有亚热带植物种属,如常绿硬叶林和硬叶灌丛,以及水蕨、木贼、荇菜、翠云等湿地花草。大约六七千年以前,也就是原始社会萌芽阶段,不少地区已经开始由原住民垦殖,于是出现了人工栽培植被。但在古代社会落后的生产力和较少的人口前提下,这种人化自然的过程是局部的和缓慢的。因此从总体上看,整个华北平原是一派绿色原野的风光,獐子和麋鹿玩耍,狐狸和豺狼对峙。商周乃至战国时期,燕山脚下大部分为森林覆盖,京畿一带郁郁葱葱。

    西汉时期,栽培植被取代天然植被的现象最为严重,但人们生活环境的改善不该以自然环境的破坏为代价。

    汉高祖刘邦的天下有“大汉”雄风,这从他的《大风歌》中可以看出:“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绿色环境的改变屈服于社会发展、人文进步的雄心,良田万顷势必把植被掀翻,精耕细作可以令寸草不生。古燕国的地界本就地形平坦,气候湿润,人烟稠密,乃最主要的农业生产区域。因此,原生植被已大面积减少,代之而起的是农田、果园、桑园等人文景观。“攻山取铜铁……斩伐林木亡有时禁,水旱之灾不由此也”。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当时森林、草原、绿地被社会文明进程所戕害的程度。及至东汉末年,该区域在豪强的争夺下已处于分裂状态,加上旱蝗等自然灾害,不少农田荒芜,变成次生的草地和莽原。此后,一个个朝代更替,历经了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等朝代,茂密的原始森林一再被人为开垦,再加上自然灾害、战乱等因素的影响,规模逐渐变小,往日葳蕤不在,如老者鬓毛稀疏。直至清代,自然植被呈现的状况是,沙生植被增加而水生、沼泽植被面积减少。这里人口密集度陡然上升,于是农田垦殖随之强化,不仅宜耕地进一步拓展,更出现大量围湖造田的现象。到清朝晚期,除保留了少部分盐生、沙生、水生沼泽植被等自然植被外,其余部分几乎都成为农田等人工遗迹。

    对于人类来说,森林就是一切的生命之源。纵观人类历史长河,我们不难发现,当一种文化达到成熟或过熟时,它就必须返回森林,来使自己返老还童。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如果有一种文化错误地冒犯森林,生物的衰败也就不可避免。

    在人类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历史上,北京城的城市规划与设计堪称杰作。永定门、天坛、前门、紫禁城、景山、钟鼓楼,一座座建筑物贯穿北京城中轴线的始终,气势磅礴,形成了城市建造史上最伟大的轴线。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总体规划在满足奥运会场馆功能基础上,给予古都中轴线新的延伸——北部的森林公园。这个名为“通往自然的轴线”的设计方案——磅礴大气的森林自然生态系统,使这条承载着城市历史和古老文明的城市轴线完美地融合在自然山林之中,构造出了城市通向自然的绿色理念,并且体现“绿色奥运”的宗旨。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举办之际,这里是北京市给予各国代表团、运动员、奥委会官员的一份礼物——一个充满中国情调的山水休闲花园。而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结束之后,这片公园向公众开放,成为市民百姓的休闲乐土,为北京留下一份珍贵的奥运遗产。这个公园对改善北京生态环境、完善北部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并加快北京向国际化大都市迈进的步伐起到重要作用,是现代意义上的自然与文化遗产。

    这里被定位为“城市的绿肺和生态屏障、奥运的中国山水休闲后花园、市民的健康森林和休憩自然”。步入森林公园,不时有跑步者身着紧身运动服,耳朵里塞着耳机,戴着运动型的防晒太阳眼镜,成群地从我身边跑过。他们沿着开阔的荫翳下的小道慢跑,步伐似乎是随着耳机里的音乐节奏,不约而同踏出韵律感。这座山水后花园拉近了自然与都市人的距离,为退休赋闲在家的老年人们、朝九晚五挤公交地铁上班的白领们、天真可爱的孩童们提供了休憩玩乐之所。

    天色渐渐变暗,已近黄昏了。斑驳的树影清晰地投在小路上,好似一幅幅浓淡相宜的剪纸画。仲夏的北京,天清气朗,各色各样的野花开满了公园,灿烂得像撒满了宝石,铺上了锦缎,使人目不暇接、心旷神怡。沿着林间小道环绕一周,可以看到各种各样不同的树种。有的树势苍劲,有的分枝低矮粗壮,有的枝叶浓密。偶然发现一个奇山,带着泉水潺潺流出,只见周围树干苔藓地衣密布,丝萝悬挂飘逸,充满了原始森林的神秘野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