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恶不除,善难扬

(2013-08-14 15:35:37)
标签:

事件

城市居民

女孩

新快报

深圳

杂谈

分类: 散文随笔

    “清洁工中暑,小女孩撑伞”的报道引起读者关注。那张充满爱心的照片,竟然是一场精心策划的炒作。“他们说要我拍一个卖伞的广告,怎知道是……如果我知道是要上报纸去骗人的,给多少钱我都不干。”汤大姐说,她自己也是被对方利用的受害者。(《新快报》8月2日)
  一起精心策划的商业丑闻——为了买伞。这起事件,被伤害的除了撑伞的小女孩,被哄骗扮演清洁工的汤大姐,最大的受害者就是善良。消费善良,这是不能容忍的恶。
  悲哀的是,类似事件绝非孤例。今年3月,某媒体报道,“一名满头白发的老人盯着快餐店里的盒饭直流口水,被一名过路的女孩瞅见了,女孩当即买来盒饭并单膝跪地将饭一口一口喂进老人的嘴里。”一时间,这名女主角被誉为“深圳最美女孩”。但事后证明,这是策划。
  信任是一种美德,无论被信任还是信任别人,都是社会正常运行不可或缺的推动力。然而,大众信任正在被瓦解,比如人们愿意相信小女孩为中暑的清洁工撑伞,但被骗了。那名被杀害的少女胡伊萱,面对孕妇谭某不吝热情,她信任孕妇,结果被孕妇联合其丈夫白云江杀害;陕西富平产妇董女士到富平县妇幼保健医院生产,对医院和医生充满信任,但是,她的新生儿居然被产科副主任张某侠卖掉…… 频现的“好人不得好报”,容易形成可怕的挤压效应,谁还会义无反顾地存善念、行善举?即便愿意行善,也可能多了一份踌躇与疑惧。这显然不是人们愿意看到的。
  我信任你,你却辜负我,甚至伤害我,这是多么糟糕的生活?消费他人的信任,是一种背叛;利用他人的良善,这是一种邪恶。任其泛滥,后果不堪设想。在少女送孕妇回家被害的新闻后面,有门户网站作了一项名为“你还会做善事么”调查,结果显示,6成多的参与调查者表示“不会。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社会太复杂,为此引祸上身。”“说不好”的近两成,只有一成多的人表示“会,善良是人性所在,不应受外界影响。”
  前不久,中国社科院发布《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显示,中国社会信任度已达到警戒线,总体社会信任降到了“不信任”水平。调查以60分作为信任底线,在对多个城市居民的调查中,社会总体信任程度的得分平均为59.7分。这是令人感到不安的。

  相互不信任,人人都会是受害者。止住下滑的信任危机,需要每个人都努力,但是必须惩罚那些作恶者,恶不除,善难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