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说说人身的酸碱性问题

(2013-05-31 10:25:30)
标签:

人身

物质

问题

病人

工作量

杂谈

分类: 保健养生

    家人朋友相聚,饭桌上经常能听到这样的对话:“少吃点儿肉和蛋黄,甜点也不能多吃,都是酸性食物,吃多了身体就会变成酸性体质了。”“多吃菠菜、海带、大豆,多喝茶,这些是碱性食物,碱性体质最好了!”食物的酸碱性,能不能影响细胞的酸碱性?   

    我们说身体的pH值为7.35—7.45,是指血液、淋巴液、脑脊液等看得见的液体和看不见的细胞内容物。正常人体为了与大自然交融和生理功能的要求,不同的部位可以有不同的pH值。比如人的唾液pH值在6.2—7.4之间,胃液pH值在1—2之间,胆汁pH值是7.4,胰液pH值是8.2,小肠液pH值是7.6,大肠液pH值是8.2。

    这一系列消化液的不同pH值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的:完全彻底有效地消化吸收食物中的有用成份。强酸性的胃液是为了杀菌和降解食物的分子结构,肠道的碱性有助于消化吸收。

    人体排出的液体中变化最大的是尿液。正常情况下,尿液的pH值在4.8—7.4之间,多数人尿液呈弱酸性,pH约为6.5左右。之所以尿液的pH值不稳定,正说明了人体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体内酸碱度稳定的平衡,也就是说,如果食物中的酸多了,身体就要通过尿液排出多余的酸性物质,于是尿液pH值就偏酸性;反之,食物中的碱多了,尿液就偏碱性了。     

    由此可见,无论你从食物中获得的是酸还是碱,到了胃里,在强胃酸的混合后,都变成酸性的,到了肠子中,又遇到了碱性的胆汁、胰液、肠液的混合,又都成了碱性的。从肠子里吸收到血液中,如果酸性分子多了,肾脏工作量加大,多排出一些酸;如果碱性分子多了,肺就多呼吸一些,多排泄一些碱,最终目的只有一个,就是竭力保持体内的pH值在7.35—7.45之间,让每个角落的细胞“愉快舒适”地存活!

     癌症,严重危害着人们的健康。我国每分钟就有6人被诊断为癌症,每年新发肿瘤病例约为312万例。“酸性体质容易患癌症”之说一直影响着很多人。有人认为,肿瘤仅仅能在酸性体液中形成,体液pH值在7.35以下的酸性体质者,要当心罹患恶性肿瘤。

    癌症发生的原因很复杂,有内因、外因之分。内因有遗传、内分泌、营养、精神、神经等因素的影响。正常细胞均有一个从新生至死亡的过程。由细胞核内DNA控制,如果某些DNA受内因和外因作用改变,使细胞获得不断繁殖、分裂能力而不死亡,临床上就形成肿瘤;外因有物理、化学、生物等因素的影响,比如吸烟、空气污染、生活方式等。内因在癌症的发生发展中占30%,外因占70%,并非像“酸性体质引发癌症”之说那么简单。  

    我们知道,正常人的pH值为7.35—7.45,如果身体出现疾病,pH值会有一定的反应,为医生的诊断提供参考。比如在医院里,对于肺部有毛病影响呼吸的病人和肾脏有毛病影响排尿的病人,医生都习惯查血液的pH值是否还能维持平衡,一旦发现偏酸或偏碱,就需要采取办法解决酸碱的不平衡,这是任何内外科医生都必须掌握的基本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