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部《论语》治天下”的典故,相传源自北宋开国丞相赵普。
赵普曾对宋太宗说:“臣有《论语》一部。以半部佐太祖定天下,以半部佐陛下致太平。”赵普以《论语》治天下,反映出他勤学苦读,善于从书中明理佐政。据《宋史》记载,赵普“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赵普官至丞相,官不可谓不大,事务不可谓不多,然而,避开声色犬马,好学不倦,以书佐政养心,实属难得。
自古以来,为政者都懂读书的重要。汉高祖刘邦生平瞧不起读书人,他曾在儒生的帽子里撒尿,羞辱读书人。但弥留之际,却悔悟地在写给太子的一文中说,他遭逢秦始皇焚书坑儒的乱世,便觉得读书没什么用。等到登基以后,才开始认真地读书。这才知道了写书者的用意。回想当年,反省错误,告诫太子要好好读书。
读书是成就事业的基础。宋代大文学家欧阳修读书是在“三上”:马上,枕上,厕上。鲁迅说,我是把别人用来喝咖啡的时间,用在读书写作上了。雷锋也说,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要挤总会有的。
新形势下,应该把读书学习作为一种习惯、一种爱好、一种生活方式,作为一种要求、一种追求、一种责任。要树立“时时读书、处处读书、终身读书”理念,“活到老、学到老”,一门深入、一门精进,学习一切需要学习的东西,努力打好建功立业的思想根基和知识功底,使自己在读书学习中尽快成长成才。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