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以心为“体”
(2012-08-25 13:19:10)
标签:
一本书知止贪求行云流水闻于杂谈 |
分类: 散文随笔 |
读书可以专心致志,也可以“漫不经心”,仿佛行云流水,不刻意记一字。长此以往,不耗心神,而心性、情趣却得以改善。守住心这个“体”不放,读万卷书方有意义。如不然,读越多的书,迷失得可能越厉害。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这不光是人生要诀,更是读书窍门。知、止、定、静、安、虑、得,是七个层次的学问修养。知止本意是知道止欲止妄、止于至善。论及读书,则需知道贪求知识何尝不是妄念?我一直以为,人生不一定需要读很多很多书:六祖不识字而能佛。关键在于,读一本书就要读好一本书。不贪求知识才会定下心来静静地、安心思考书中趣味,而后才能真正有所心得。读一本书,就一心一意享受读一本书的时光。仿佛时间就在此刻停留,人入静,而后慧诞生。
也许如此无目的的读书,可以心平气和,可以帮助我们领略书中妙趣,与古人为友,与圣贤作伴。正如古人所说,“刚日读经,柔日读史”,日日清净,刻刻自在,天天都是读书天。
当然,纯粹为读书而读书,只是一种理想状态。真能做到的人很少。“言者不知知者默,此语吾闻于老君;若道老君是知者,缘何自著五千文?”老子都如此,何况你我?
前一篇:中国式人生,绕不开孔子
后一篇:83.8%成年人从不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