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名将、魏国公韩琦统帅军队时,一次夜间伏案办公,为其持蜡照明的侍卫走了神,蜡烛烧了他鬓角的头发,韩琦用衣袖蹭了蹭又继续办公。过了一会儿,发现侍卫换了。韩琦怕侍卫长责罚那名侍卫,就把侍卫长召来说:“不要替换他,因为他已经知道怎样持蜡烛了。”将士闻之,无不为韩琦的善下而感动。
这则“持烛燃鬓”的故事告诉我们,善下斯为大,能虚自有容。只要部属不犯原则性错误,上司有所不计往往比一味责罚更有效果。实际上,当领导的,如果你只注重权力影响力,而忽视亲下善下容下,就很难产生“不令而行、不严自威”的人格魅力。
使人畏不如使人愧,使人屈服不如使人信服。领导者管理教育部属,通常靠权力和人格魅力。靠权力来管束,部属听命出于畏惧,而不一定是真心;靠人格魅力来管束,能善下容人,则会赢得部属发自内心的敬仰,使管理教育的效果更佳。孙子曰:“视卒如婴儿,故可与之赴深溪;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领导把下属放在心上,下属才会把领导放在心上;领导把下属当亲人对待,下属就会把领导和事业举过头顶。
善下,是一种智慧,是一种能力,是一种胸怀,是一种境界,也是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领导者应设身处地为下属着想,多一些关爱、多一些理解和宽容,如果做到这个份上,还愁什么你在下属中没有威信?还愁什么调动不起来下属的积极性与创造性?还愁什么开创不好我们所做的事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