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杭心理咨询中心是江浙一带最负盛名的公办心理机构,每位名师都在单位里拥有自己的独立工作室。铭旌还相对年轻,够不上名师的称谓,但对青少年咨询的业务能力比较强,咨询的来访量蛮大。所以单位也为铭旌配备了这间沙盘室,作为他常用的个人工作室。
沙盘室有二十平米,一进门就能看见五个整齐地排列的陈列柜,上面琳琅满目地展示着各种小玩具,有很多是铭旌从全国各地收集而来。陈列柜前面是一只沙盘桌,里面的洁白的细沙是铭旌从广西的北海银滩带回来的。紧挨着陈列柜是一个实木书柜,里面满满地摆着各类心理治疗、精神医学的参考书籍,这些书都比较厚重,柜子的隔板已被压得有些弯曲变形。书柜前靠墙摆放着一个小办公桌,桌子左上方堆放着一叠文稿,右上方放着铭旌最近在看的英国心理治疗家klein的两本英文专著,桌子正中散落着几份空白的案例记录表,一支派克笔和一个500ml的Tiger保温杯。办公桌上面是一个很大的窗户,窗外可看到几棵大树,每天早晨能听见悦耳的鸟叫声。办公桌旁,靠墙角摆放着两张呈90度角的米色个人扶手沙发,中间是一张小圆几,上面放置的一个方形敞口玻璃瓶里养了些小绿萝。较靠近办公桌的那张米色沙发是铭旌常坐的位置,扶手已经有些磨损。而来访者常坐的那只沙发旁,还摆了一张三人座的长沙发,这张长沙发有两个功能,一来是为来访者的陪同者而准备的,二来如果进行长程的经典精神分析治疗,来访者可以躺在上面进行自由联想,铭旌就坐在一旁的扶手沙发上倾听和记录。
进到沙盘治疗室中,婷婷并没有像很多孩子那样对这里的环境感到新鲜和好奇,而是草草瞟了一眼就把目光转向我。我招呼他们坐下,寒暄了两句,给他们一人倒了杯温水,然后我也坐了下来。按照我的习惯,并没有先发言,而是微笑地看着他们。吴小姐并没有说她与上级领导的关系,直入正题开始介绍情况。
与我的估计一样,眼前的这两人是母女,小女孩名叫婷婷,刚过十四岁生日,在一个重点中学读初中三年级。一周在婷婷身上前发生了一件让人触目惊心的事,让父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开始寻求专业的帮助。首诊接待的是广州著名的精神病专家李毅,根据她当时的情况诊断为抑郁症,进行药物治疗。经过一周的药物治疗,婷婷情绪比较稳定,李教授认为她的情况进行单纯的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建议同时辅以心理咨询。
对大致的情况以及家属提供的咨询目的有了解后,我开始进一步收集资料。我首先询问的是婷婷的成长情况,吴小姐详尽而很有条理地叙述:“由于长得漂亮,又活泼机灵,家里大小一直很宠她,尤其是爸爸,小时候特别溺爱,婷婷也特别粘他,也正因如此,大家开玩笑都说婷婷就是爸爸的‘小情人’。她从小就非常调皮,也比较任性,嘴巴像小麻雀一样整天唧唧喳喳。”
听到这里,我完全不敢相信吴小姐嘴里描述的就是眼前这个小女孩:正襟危坐,不苟言笑,显得心事重重。就算你不是个咨询师,也会很想弄明白究竟是什么让这个小女孩发生了如此大的变化。当然出于专业的态度,我是不会让当事人察觉我这样的好奇心,所以我也不会急于提问,最终会水落石出的。
吴小姐看看婷婷,接着说:“但过去一年,孩子发生了很大变化,开始变得非常懂事,我比较忙,下班都很晚,而且经常还有应酬,她爸爸又不喜欢请保姆,所以以前我们一家总是在外面吃。她就自己琢磨书籍,学会了做菜,现在我们全家三餐都是她做的,又主动要求接送八岁的弟弟放学,看到爸爸累的时候会主动帮爸爸捶背。孩子一时间变得这么乖巧,这在以前我们是想都不敢想,我感到很欣慰但其实也有些担心。问她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事,但她一直不肯说。”吴小姐说着又看看女儿。这时我注意到婷婷稍稍低下了头,眼睛看了看地上,接着又抬起来看看妈妈:“都说没什么事了。”突然直觉告诉我,吴小姐的担心是对的,婷婷心里有事。
另外,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眼前这位母亲虽然看的出挺着急孩子,但思维却非常清晰而且有条理,她完全按照时间序列在阐述孩子的事情,就像一个领导在传达工作,这个女人并不简单。
我接着问:“恩,吴小姐,你还观察到婷婷有什么变化。”
吴小姐:“婷婷以前很喜欢交朋友,经常带朋友到家里来玩,现在好像基本没有了。这两年常觉得她闷闷不乐,没有了以前的笑容。之前我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都怪我不够细心,唉…直到一个星期前发生了…”说着吴小姐眼睛怜惜地看着婷婷,用手摸摸孩子的头,感觉有些抽噎…
待续……
(注:1.转载请注明出处;2.文章中出现案例及人物信息由多个个案整合后经加工而成,如有雷同,纯属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