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元宵佳节将近,有啥新鲜想法?会带着孩子闹一个怎样的元宵?是和宝贝一起亲手编扎手绘彩灯、猜灯谜?还是带着孩子一起去寻找舞龙舞狮和旱船?抑或您只是和宝贝一起坐在家里端起一碗热腾腾的元宵或者汤圆,去品味元宵晚会,用眼睛去闹元宵呢?
我的想法:
俗话说过大年,闹元宵!元宵节讲究的就是个热热闹闹,我们这里的风俗就是每年都会在中心广场上舞狮子舞龙,有些类似于北方的扭秧歌,每年都会带铁甲去看热闹,虽然我不很喜欢热闹,但是孩子喜欢,也有必要让孩子去感受这些传统的年味。
去年带着铁甲去看舞狮子的,因为是虎年吗,居然还有舞老虎的,看到一半因为实在是人太多了,和铁甲就半途退场了,在回家的路上,看到有三个人在舞着狮子,挨家挨户的给每个店铺拜年,铁甲很好奇的问我,妈妈这里怎么有两只流浪狮子啊,他们是不是不找不到那些狮子啊?
年年看舞狮子都是过元宵的重头戏,今年当然也少不了,但是这几天我们这里一直下雨阴冷,不知明天能否阴转晴,不下雨了,让人们过一个热闹的元宵节,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我记得去年正月十五天气很好啊。
现在吃一碗热腾腾的元宵对孩子们来说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什么时间想吃了,到超市里买去就是了,但是在过去的逝去的年月里,元宵对我们来说却是一种稀罕的食物,我记得自己好像是在六七岁的时候才第一次见到元宵,在以后的岁月里每到元宵节的时候就会见到冷风里,街道的两旁临时支起了很多的桌子,摆着很多的笸箩,有人来买,摊主就会放馅料在江米粉里滚啊滚啊,很快一个个白滚滚的元宵就成个了,不像现在的元宵都是流水线上出来的。
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这首清代的《上元竹枝词》说的就是那个时代人们过元宵节卖元宵的情景,而且在那个时代已经有了以卖元宵著称的字号了。
过去闹元宵是舞龙看灯猜灯谜,但是现代化的今天,又多了一项新的娱乐,就是各个电视台争相举办的元宵节晚会,不想出去看灯猜谜的人们可以在暖暖的家里捧着一碗甜蜜蜜的元宵,看着热闹闹的晚会。
元宵虽然好吃但也不是适合所有的人吃,这是因为:
1,肠胃功能不佳者、老年人、儿童在食用元宵时,就应特别留意,以免造成消化不良或吞咽阻碍;
2,元宵馅类繁多,油脂含量均较高,可能影响慢性病患者病情。甜馅会使糖尿病患者血糖升高,花生、芝麻、豆沙馅则会加重肾脏病患者病情;
3,体重超重或高脂血症、痛风病患者、高血压、糖尿病等患者,不宜过量食用元宵。
4,儿童和老人吃元宵时,切记缓慢、小口,避免元宵哽住喉头或气管;
5,元宵含高量“糖分”,加上花生、芝麻、鲜肉馅含“高油脂”和“高热量”,一定要少量食
其实元宵节吃元宵在我们家也就是个意思而已,应景!我们习惯的是吃饺子,元宵节的晚上除了要煮元宵,一碗饺子在这个节日里也是少不了的,毕竟和元宵比起来,饺子还算是健康食品。过节嘛既要应景又要应己,变通才是硬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