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习生项目追求的也是双赢”
近日,惠普中国研究院接到了来自SDM大会的通知,研究员罗平博士与其曾带领的实习生庄福振共同完成的论文《Exploiting
Associations between Word Clusters and Document Classes for
Cross-domain Text Categorization》荣获了SDM 2010大会
12篇最佳论文提名,两人已被邀请一同出席本次大会。届时,本年度最佳论文奖的大奖得主也将在会议上揭晓。
SDM(SIAM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Data
Mining)是数据挖掘和知识发现领域一流的国际学术会议,每年都会吸引该领域大批著名的学者和研究人员参加,它的论文录用率通常在20%左右,竞争非常激烈。SDM
2010大会将于今年4月29日到5月1日在美国俄亥俄州的州府哥伦布市举行。中国研究人员的论文入围此次最佳论文奖提名,为我国数据挖掘领域的研究增添了新的成果,并显示了惠普中国研究院和中科院计算所在数据挖掘领域的强强联合的巨大优势。
值得一提的是,这样一篇精彩的论文正是得益于惠普中国研究院的实习生项目。罗平博士是惠普中国研究院的研究员。在2008年4月到2009年4月期间,他作为实习生导师,带领并指导中科院计算所的在读博士生庄福振同学(该论文的另一位主要作者),进行了为期一年的实习生研究工作。
在实习之初,罗平就与庄福振同学及其博士生导师科学院计算所何清研究员一起,围绕实习期间的研究课题进行了深入探讨,确定共同的研究兴趣,并制订了具体的工作计划。在接下来的在整个实习过程中,罗平对庄同学给予了热心细致的指导,无论是做实验的细节,还是英文论文的撰写,其间历经了无数次的讨论和修改。即便是在庄同学实习结束后,罗平还经常跟庄同学和他的博士生导师一起,讨论相关的技术问题。经过几个月的酝酿和准备,最终完成了这篇论文。回忆起那段时光,罗平笑着总结说,那是“一个艰辛却又快乐的过程。”
谈到在惠普中国研究院实习时的感受,庄福振表示:“罗平博士和他的同事们给了我很多帮助。对于他们给我的支持,我真的非常感谢。特别是罗平博士,虽然我经常在业余时间找他谈工作,有时甚至是半夜给他打电话,但他每次都很耐心,从来没有不耐烦过。”
罗平和庄福振同学的成功合作,只是惠普中国研究院实习生项目中的一个例子。惠普中国研究院院长王敏博士说:“我们希望每一个实习生都能通过在惠普中国研究院的实习,加深对某一研究领域的认识。对于研究生来说,实习期间的研究成果应该是其毕业论文工作的一部分。”为此,惠普中国研究院的研究员们会针对每个实习生的特点与兴趣,与其在校导师进行充分沟通,确定一致的研究方向,并对实习生进行相应的培训和指导。
同时,惠普中国研究院实行的弹性工作时间制度,也为实习生们提供了更为灵活的工作空间和时间。这也是让庄福振同学印象极其深刻的一点:“因为我们在学校还有学业的安排,如果采用每天八小时按部就班的工作时间,有时候会很难协调。但在惠普中国研究院实习期间,我可以根据自己的课程情况,跟导师商定好一个合理的工作计划,让我能够两者兼顾。”
庄福振同学的博士生导师、中科院计算所何清研究员说:“这一成功是科研院所与企业合作的一个成功范例,这表明惠普中国研究院有合作共赢的创新机制,这一点是我们科研院所与企业合作所追求的。庄福振在企业获得了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提高了实验动手等多方面能力,所解决的问题更加接近实际,他把我们这个团队严谨的学风、创新的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发挥得淋漓尽致!”
毫无疑问,实习生项目能为企业的研究机构带来新鲜血液,但它也是一个解决实际研究问题的过程以及培养未来研究人才的摇篮。用王敏博士的话讲,就是“实习生项目追求的也是双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