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千公里走西部:魔鬼城的阳光


标签:
八千公里走西部旅游云起摄影西部自驾云起敦煌雅丹魔鬼城 |
分类: 云起视觉 |
离开玉门关遗址,继续前行,又走了约100公里,随着地貌渐渐变化,我们也盼来了蓝天白云,想象着能拍到阳光、甚至落日下的魔鬼城,我们不禁又兴奋起来。
下午五点多,终于到了传说中的魔鬼城。一打听,这里的落日还早,听说我们想拍落日,工作人员就让我们先等等,到时间开车送我们进去。正好跑了一天的路,还没来得及吃饭,就在小卖部泡了碗面。这里的工作人员每两周才回敦煌一次,平时就住在这里,他们也许是很大方圆面积内居住的唯有的一群人。
吃了面,坐不住的我们申请自己先往里走走,看看风景。通常这是不允许的,进景区必须跟着游览车。经过“谈判”,这里的“队长”终于同意,但有约在先:一是不准离开大路(专为景区的车走的路,砂石路),一定保证视线能看到路,不能远走。二是每个人都与队长互换了手机号码(这地方居然有信号!!!)
留下了手机号,似乎感觉有点悲壮。我们全副武装:风衣、帽、眼镜,该穿上的全穿上了,向“城”里走去。虽然是晴空万里,白云飘飘,但风吹起的沙粒还是打得人脸隐隐作痛。据说这风还不算大,在这里,常年风力四至五级,八九级风也不罕见。不过,正是风,造就了这里的壮美神奇。
敦煌魔鬼城属于古罗布泊的一部分。为沙漠平原区,光照充足,降雨量少,蒸发量大,四季多风,最大风力可达12级以上。在地质上位于新生代(距今约6500万年以来)敦煌——疏勒河断陷盆地的中心部位。雅丹地貌的岩石形成于距今约70万年的中更新世,为一套河湖相的砂泥质沉积物。颜色呈灰色、灰绿色和土黄色。古老的盆地中心层理水平,边缘的层理交错,局部还保存着很多虫迹化石,显示着古代河流和湖泊的特征。由于岩层产状水平,垂直节理发育,较松软岩层在大自然疾风暴雨的漫长风化中,导致了各种雅丹风蚀地貌的形成。
跟着镜头,展开我们的想象吧,看看城里的这些“建筑”都是什么?
P2 ↓ 即将进入景区:阳关灿烂、白云飘飘,这里真的是“魔鬼”城吗?
P3 ↓ 回头望,一弯明月已在天上。
P4 ↓ 地下是很大的沙粒,或可称为石子。看着这样的“建筑”,耳边大风呼啸,你感到一点恐怖吗?
P5 ↓ 空旷。没仔细问,不过这样的大风,应该是这里很多日子都这样晴朗的原因吧。
P6 ↓
P7 ↓ 这个真像是雕塑了,那是什么动物呢?猿猴?
P8 ↓ 看这片,有没有觉得口干舌燥?
P9 ↓ 狮子王,远处的是辛巴?
P10 ↓ 这张让我想起了古埃及的雕塑。
P11 ↓
P12 ↓
P13 ↓ 可清晰的看到风化的过程。几十万年的风刀雨剑都在上面了。
P14 ↓ 如果说这是一座城,远处的该是城墙吧?
P15 ↓ 这个令我想起神话,或是超人的家。
P16 ↓ 边关月是让人回念故乡的,更别说在这传说中的“魔鬼城”。
P17 ↓
P18 ↓ “魔鬼城”是恐怖的,因为这里真的离死亡很近;可又是美丽的,美丽得那么独特。
P19 ↓ 魔鬼、狂风、飞沙、、醉人的阳光,就这么统一在这里。
我躺在地上,两眼睁不开。闭上眼,感受着。
P20 ↓
P21 ↓
P23 ↓
P24 ↓ 在这里,你更能体会的一个字的含义:人
风又大了。但那一个个沙丘,却依然静默着。
在这无垠的大漠中,它因静默而显得深沉,它因深沉而让人觉得神秘,而正是它的神秘,让人崇拜而向往不已。
魔鬼城不是城。因为人无法巧夺天工到这种极致。
抬望眼,太阳即将落下,西面一片红云。
我们赶紧与游览车会和,向深处开去。
落日下的魔鬼城,将散发出惊人的魅力!下一篇《日落魔鬼城》
================================== 八千公里走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