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城厢方浜中路榛岭街15号慈修庵

标签:
文化历史建筑图片杂谈 |
分类: 老城厢历史文化风貌区域 |

上海市第二批优秀历史建筑(沪府[1994]8号文件,1994年2月15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慈修庵为尼众道埸,始建於1870年,原为黄姓家庵,俗称新庵,为黄姓女众念佛之所。后迎尼僧胜愿入庵为住持,改名慈修庵。1917年,慈修庵遭火灾,焚毁殆尽,谛参募捐重建。1949年后,该庵有常住尼家16人,女信徒8人。“文革”期间关闭。於1982年进行修整,再建殿宇,重塑金身。现主要建筑有大雄宝殿及僧舍等。该庵现为上海佛学院尼众班学修埸所,成为上海地区佛学院重要基地之一。
上海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名录:310102933180000065
上海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名录:310102933180000064
梨园公所成立于1905年,上海名伶夏月恒、潘月樵等人组织上海伶界联合会并筹资将方浜旁一座旧庙改建为梨园公所。大厅供唐明皇塑像。逢农历初一、十五,伶人前来进香。公所从伶人包银抽取千分之五及各戏班会串戏收入中筹措经费。光绪三十一年,公所集资在大厅后建造二层楼房,创办榛苓小学,伶人子弟免费入学。辛亥革命中潘月樵等人在公所策划武装起义并组织伶界敢死队攻打江南制造局。公所房后几经改建作他用。
前一篇:老城厢天灯弄77号书隐楼
后一篇:普育西路105号新普育堂旧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