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南翔风景区

标签:
文化历史建筑图片杂谈 |
南翔是一个千年古镇,早在南朝梁天监四年(公元505年)建成白鹤南翔寺,因寺得名。后又建成五代砖塔双塔、南宋鹤槎山、明代古猗园与檀园等古迹。

南翔镇隶属于嘉定区,是上海市四大历史名镇之一,历史上曾有“小小南翔赛苏城”之美誉。截至2013年,南翔镇常住人口数达18万,镇域面积33.16平方公里。2016年实现入库税金83.76亿元,镇级财政收入26.97亿元。

明初,经济繁荣程度已为嘉定县各市镇之首。明代还建成古猗园、檀园等园林。嘉靖年间,屡遭倭寇焚掠,万安寺以南民房被毁殆尽。至隆庆、万历年间,逐渐复兴。镇上,布庄林立,成为全县土布业集散中心。

吉利桥在南翔镇生产街,跨走马塘口,单拱。始建年代无考。明正德《练川图记》有记。原为石级桥面,解放后改建为平面桥,跨度约10米,宽约3米,水泥栏杆。


尚贤廊全长184米,临水面街,五座亭子内分别悬挂鹤鸣槎溪、三贤亭、竹坛双圣、虔公济渡、教化苏民的匾额,并配有楹联。

南翔老街规划面积十四余万平方米,有人民街、共和街、解放街和胜利街,其中人民街被开辟为步行街,是老街最热闹的所在。


曲径-----大宅

“我嘉书房(南翔·名士居)”毗邻南翔老街檀园,整体为明清时期建筑风格,面积150平方米,设计藏书5000册,座位30余个,服务对象为南翔老街游客及老镇区居民。同时结合位于南翔老街的“三画”基地(年画、连环画、宣传画)资源及特色,以连环画为特色藏书,藏有连环画4100余册。除了四大名著等有儿时记忆的经典连环画外,还有很多如红色经典、成语故事等近几年出版的连环画。还特意收藏了数本线装珍藏版连环画手稿影印本。是国内较为少见的以连环画为主题的24小时图书馆。
沿着人民街一路往西,就能看到南翔双塔,这是老街八景之一。这两座塔始建于五代至北宋初年,距今已有千年历史,是上海古塔中的老寿星,也是我国砖塔中的珍品。原来这两座塔是在白鹤南翔寺山门内的,清乾隆年间一场大火将古寺烧得荡然无存,惟砖塔动后余生,是南翔最古老的地面文物。
双塔前还有八景之一的梁朝井,用玻璃罩子罩起来的,井圈上有“明弘治十四年重修”的字样,看来还真是明朝重修的旧物,难怪要这样小心谨慎地保护。

云翔寺始建于梁天监四年(公元505年),初名为“白鹤南翔寺”。唐时达到鼎盛,寺基扩大到180亩。宋绍定年间,因理宗赵昀赐“南翔寺”匾额,寺名更为南翔寺。公元1700年,康熙赐额“云翔寺”,故又易名为云翔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