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北路上历史建筑

标签:
文化历史建筑杂谈图片 |
山西北路位于闸北区东南部。分两段:南段南起北苏州路,北至七浦路;北段南起海宁路,北至天目东路。长900米,宽10.0~12.0米,车行道宽6.0~9.0米。清光绪十三年至二十一年(1887~1895年)筑,因在山西路北,名北山西路。民国35年(1946年)改今名。山西北路是清末“老街”,历史上是达官贵人和文化名人集居地。
新泰路57号原华联新泰仓库

三泰路

三泰路
地址 |
|
|
建造年份 |
结构 |
房屋 |
建筑 |
天潼路727弄 |
泰安里 |
石库门里弄 |
1931年 |
|
202幢 |
|
地址 |
|
|
建造年份 |
结构 |
房屋 |
建筑 |
七浦路303弄 |
顺庆里 |
石库门里弄 |
1922年 |
|
55幢 |
|
地址 |
|
|
建造年份 |
结构 |
房屋 |
建筑 |
山西北路457弄 |
吉庆里 |
石库门里弄 |
1911年 |
|
17幢 |
|
山西北路457弄61号梁氏民宅
上海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名录:310108935180000074梁氏民宅 清 北站街道
【梁氏民宅】据传,这宅子系晚清大富翁钱富泉之子钱秀龙所造,后钱家为还赌债,不得已将私宅卖给梁氏商人。梁氏是广东人,以经营南货和中药材为生,曾大发利市,积累了赫赫家产。他有六个孩子,1949年前,梁氏携妻带子,远渡美国,留在大陆的只有大儿子、小女儿和照顾他们的梁氏之妹及佣人。

山西北路457弄吉庆里12号吴昌硕旧居

山西北路457弄吉庆里12号吴昌硕旧居
上海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名录:310108925190000073
吴昌硕故居 民国 北站街道
地址 |
|
|
建造年份 |
结构 |
房屋 |
建筑 |
山西北路469弄 |
福荫里 |
石库门里弄 |
1912年 |
|
4幢 |
|
上海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名录:310108805190000072
福荫里12号宅 民国 北站街道。
西 山大戏院始建于民国十七年(1928年),于1930年1月18日启幕。建造后曾在沪上轰动一时,杜月笙亲临剪彩,狭窄的山西北路上人如潮涌,盛况空前。文革中改名井冈山电影院。如今,电影院建筑的轮廓还在(包括长阳台),但电影院早就名存实亡,粤深公司开设了卡拉OK厅,还有小宁波海鲜馆。老上海最早放映电影的地方就在闸北唐家弄(今天潼路814弄35支弄)的私家花园徐园“又一村”内,这是电影在中国首次出现。可如今在闸北还能找到一家老上海遗存且仍在放映电影的影戏院?
上海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名录:310108805190000077
山西大戏院旧址民国北站街道

安庆路东起河南北路,西至浙江北路。长494米,宽12.2~13.5米。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筑,以英国外交官名命名爱而近路(Elgin Road)。民国32年(1943年)以安徽安庆改今名。沿路为住宅,有商店。
地址 |
|
|
建造年份 |
结构 |
房屋 |
建筑 |
山西北路514—530弄 |
兴盛坊 |
石库门里弄 |
1916年 |
|
24幢 |
|

绍兴同乡会汇集了许多新式商人与知识分子,并受到新思潮的影响,是一个具有近代意义新式的同乡组织。负责人:周子庆、 杜亚泉 。
同乡会成立时确定其宗旨:1920年定为“联络乡谊,图谋本籍及旅外乡人之公益。”1946年定为“集合同乡力量,推进社会建设,发扬自治精神,谋同乡之福利。”
地址 |
|
|
建造年份 |
结构 |
房屋 |
建筑 |
山西北路556弄 |
棣隆里 |
石库门里弄 |
1890年 |
|
25幢 |
|
地址 |
|
|
建造年份 |
结构 |
房屋 |
建筑 |
山西北路541、551、561弄 |
康乐里 |
石库门里弄 |
1915年 |
|
8幢 |
|
山西北路561至541弄复式早期石库门建筑的潘氏住宅被列入上海第三批不可移动文物。其中551弄2号、3号、4号是复式三合院石库门建筑,墙高而陡,条石天井,采用西式彩色玻璃窗户,屋内大堂四周和顶部布满精致浮雕木刻。粱、柱、窗、栅,无所不雕,无处不刻。是卖办和会计师、律师潘土根住所。
上海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名录:310108805190000048 康乐里潘氏住宅 民国 北站街道
地址 |
|
|
建造年份 |
结构 |
房屋 |
建筑 |
山西北路485弄 |
安迪里 |
石库门里弄 |
1911年 |
|
11幢 |
|
前一篇:江西北路194弄泰华里
后一篇:山西北路199弄-279弄顺庆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