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中路历史建筑

标签:
文化历史建筑杂谈图片 |
分类: 人民广场历史文化风貌区域 |
福建中路位于黄浦区中部。南起延安东起,北至南苏州路。长1105米,清康熙十一年(1672)筑,因今福建路桥附近有防洪石闸,又因路面曾铺石板,故俗名闸路、石路。咸丰五年(1855年)改筑后,名沙克里路(Shaklee Road)。同治四年(1865年)以福建省名改名福建路。民国35年(1946年)改今名。沿路为住宅,有商店。
地址 | 里弄 |
式样 |
建造年份 |
结构 |
房屋 |
建筑面积 |
广东路440弄、福建中路88弄 | 紫金坊 |
旧式里弄 |
1925年 |
砖木三层 | 14幢 |
2600平方米 |

地址 | 里弄 |
式样 |
建造年份 |
结构 |
房屋 |
建筑面积 |
福建中路112弄 | 新普庆里 |
旧式里弄 |
1926年 |
砖木二层 | 19幢 |
3420平方米 |

地址 | 里弄 |
式样 |
建造年份 |
结构 |
房屋 |
建筑面积 |
福建中路140弄 | 聚源坊 | 旧式里弄 | 1939年 |
砖木二层 | 14幢 |
4304平方米 |
地址 | 里弄 |
式样 |
建造年份 |
结构 |
房屋 |
建筑面积 |
福建中路351弄 | 致富里 | 旧式里弄 | 1921年 |
砖木二层 | 6幢 |
1682平方米 |
福建中路353--387号,上海人称街面房子。
福建中路香粉弄
2008年3月9日上海《新民晚报》星期天夜光杯.市井故事栏目中刊载了戴敦邦先生一幅速写《香粉弄里的戴春林》http://www.docin.com/p-648766784.html钏珠花草尽生香——香粉弄的由来。
地址 | 里弄 |
式样 |
建造年份 |
结构 |
房屋 |
建筑面积 |
福建中路香粉弄34弄 | 永吉里 | 旧式里弄 | 1905年 |
砖木二层 | 3幢 |
450平方米 |

香粉弄18号,72家房客,好大的公共面积,但都是乱堆乱放。

地址 | 里弄 |
式样 |
建造年份 |
结构 |
房屋 |
建筑面积 |
福建中路352弄 | 永余坊 | 旧式里弄 | 1926年 |
砖木二层 | 2幢 |
376平方米 |
(混堂场景)
地址 | 里弄 |
式样 |
建造年份 |
结构 |
房屋 |
建筑面积 |
福建中路盆汤弄20弄 | 北高阳里 | 旧式里弄 | 1911年 |
砖木二层 | 4幢 |
1140平方米 |
福建中路台湾路小商品市场
台湾路位于黄浦区中部。东起五福弄,西至福建中路。长135米,宽6.1~7.8米,车行道宽3.7~6.0米。19世纪60年代初筑,清同治四年(1865年)以台湾命名。沿路为住宅。
宁波路福建中路460号
天津路福建中路410号大江南大楼位于天津路转角。坐东朝西。八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占地555平方米,建筑面积4577.8平方米。1929年建造,因曾为大江南饭店,故名。1953年3月起由房管部门管理,现由江南旅社、黄浦邮电支局等单位使用。
地址 | 里弄 |
式样 |
建造年份 |
结构 |
房屋 |
建筑面积 |
福建中路509弄 | 福和里 | 旧式里弄 | 1905年 |
砖木二层 | 2幢 |
468平方米 |

地址 | 里弄 |
式样 |
建造年份 |
结构 |
房屋 |
建筑面积 |
福建中路533弄 | 厚德里 | 旧式里弄 | 1930年 |
砖木二层 | 3幢 |
|

福建中路北至南苏州路结束。

福建路桥,俗称老闸桥,桥北面为闸北区福建北路,桥南面为黄浦区福建中路。
福建路桥的前身为清康熙年间建造的一座三洞石闸,上设浮桥可供行人通过,同治三年(1864年),浮桥建成木桥,光绪十一年(1885年)6月,工部局将其拆除,改建成一座7孔木桥,取名老闸桥。民国35年(1946年)因旧桥毁损严重,遂拆除重建,并更名福建路桥,1966年,服务二十年的木桥拆除,改建成长71.4米,宽11.58米的钢筋混凝土双曲拱桥,2001年,这座屡遭船只撞击的双曲拱桥被宣告退役,新桥于2004年2月开工建设,2005年9月主桥面完工,期间因种种原因停工,最终于2007年底竣工通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