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乐路784-786号原刘氏住宅

标签:
文化历史建筑图片杂谈 |
分类: 衡山路-复兴路历史文化风貌区 |
长乐路784-786号砖混结构,1930年代建。英国式花园住宅。主入口门廊和室内楼梯入口部位采用柱式和券柱式装饰。刘氏住宅原来是大律师刘崇佑的大儿子及邹韬奋妹夫寓所。
长乐路784号
上海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名录:310106945190000096
长乐路784、786号住宅民国 静安寺街道
邹韬奋的长子邹家华(原名邹嘉骅)、夫人沈粹缜先后来到上海。邹家华住在蒲石路二姑家里(现长乐路786号),他一面到医院照顾父亲,一面在附近的大成中学继续上高中。至1943年9月,邹韬奋在红十字会医院已经住了半年多,为了避免引起敌伪注意,便转移到格罗希路上的格罗疗养院(后改名剑桥医院,现延庆路18弄10号)继续治疗。这是戴笠亲信丁伯雄开的一家私人小医院,只有20张病床。
长乐路784-786号原刘氏住宅现在是华山医院康复中心
福州宫巷的“刘家大院”,不能不提到一位名叫刘齐衔的人物,他是林则徐的大女婿,也是宫巷“刘家大院”的主人。宫巷“刘家大院”是他在中进士后买下的,位于宫巷14号,总面积为4141平方米,坐北朝南。刘齐衔有7个儿子,在宦海浮沉的有6个,唯有次子刘学恂一门心思跟随父亲刘齐衔管理家业。刘学恂,字少如,婚配龚氏,他是福州刘氏工业的创始者,他原来有8个儿子,老大为刘崇佑、老二刘崇伟、老三刘崇杰、老四刘崇善、老五刘崇伦、老六刘崇侃、老七刘崇良、老八刘崇佺,由于某种原因,刘崇善和刘崇良在幼小时即夭折了。
刘学恂的几个孩子个个都很有出息。如刘崇佑(1877—1942),字崧生,举人出生,他是刘学恂的大儿子,曾任福建省咨议局副议长。夫人廖孟同,是廖鸿荃的曾孙女。崇佑有6个儿子,分别叫准业、浚业、汀业、滋业、浩业(出继刘崇伦)、沁业,崇佑的大儿媳妇邹恩俊是邹韬奋的亲妹。崇佑早年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攻读法律。在福州时,曾与林徽因的父亲林长民共同创办了私立政法专门学校,就是今天福建师大的前身。
刘崇佑是一个极具爱国情怀和正义感的大律师。他受理过两桩轰动海内外的案件,一桩是天津的“一.二九”惨案,当事人是周恩来等四人。1919年12月10日,以周恩来组织的天津“学联”号召抵制日货,并于20日在南开操场举行10万人集会,会上,当场焚烧日货。1920年1月29日,周恩来、郭隆真等四位学生代表赴直隶省公署请愿时,被当局逮捕。7月6日,当局对周恩来等几人提起公诉,公诉前,周恩来以四位学生代表的名义写信(此信现存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给刘崇佑,延请刘崇佑为他们的辩护律师。在刘崇佑律师的据理力争下,当局释放了周恩来等几位学生。释放当天,天津各界100多人隆重欢迎周恩来出狱,为了感激刘崇佑律师,天津“学联”特地送给刘崇佑一个景泰蓝大花瓶,该花瓶现保存在北京历史博物馆。周恩来出狱后,被推荐赴法国勤工俭学,刘崇佑还资助周恩来赴欧路费500元。
以上摘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