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浅释《圣经》爱

(2008-10-30 22:02:03)
标签:

信仰

宗教

恩慈

耶稣基督

情感

郎行

分类: 感动谢恩

浅释《圣经》爱

 

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
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
不作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
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
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

这就是神的爱,我们把这段经文分为五个方面来理解,称为爱的五项原则。

 

爱的第一个原则: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   

  什么是忍耐?我作错了,别人责备我、骂我、贬低我、攻击我,我不吭声,这是忍耐吗?这不是忍耐!错了就应该受到错的对待,忍受是应当的,即使有些过分,也不能称为忍耐。那什么叫忍耐呢?我们作对了,大家也认为作对了,甚至在主里面也证实我们作对了,我们却受到不公正的对待,我们能宽容地承受下来,这才叫作忍耐!像耶稣基督,没有罪却被钉上十字架,还要为钉他的人祷告。
  忍耐一次吗?两次吗?不!要恒久忍耐。就是永远啊!大家想一下,我们中间有谁作到了?
  好啦,作到恒久忍耐就是神的爱了吗?还不是,要作到“又有恩慈”§。什么叫“恩慈”§?他对我好,我对他好,这是恩慈吗?不是,对他好是他应该得的,因为他对你好嘛!“恩慈”§是:他很坏,他对我很不好,他无端攻击我,逼迫我,他不配得着我的爱,我却要把爱给他,他不配得着我的好处,我却把好处给他,这才叫作恩慈。耶稣基督就是这样待我们。
  请原谅,我只能这样简单地解释一下,这就是爱的第一项原则,解释的不完全,却已经够我们去行的了。

爱的第二项原则是:“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

  什么是“嫉妒”§?比较简单直白的理解,就是自己不去作、自己作不来或是自己没有能力去作,却以自己的意思去否定别人去作或否定别人作出的果效。这完全是出于私欲的,比如论断。
  什么是“自夸”§?就是大家常说的,别人不表扬,咱就来个自己赞美自己。其实自夸与嫉妒密切相连,也可以说自夸是建在嫉妒之上的。只有否定别人才能表现自己而达自夸的目的。
  什么是“张狂”§?张狂是一种本份的迷失与超越,是在自夸的路上更进一步。其后果不仅是不能容纳其他人,而是直接反对神。
  应该说这三个是递进的关系,其根源是以自己为中心的“自以为义”§。大家不要说这些与己无关,实际我们每个人都是这种人,当我们觉得自己还不错的时候,我们就是这种人了。在这种状态下,我们所表达的爱,不是神的爱。所以从人自己的意思中出来,永远不会有真爱。

爱的第三项原则是:“不作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

  什么是“害羞的事”§?就是知道是错的、或应该知道是错的,反而去作,就是害羞的事。大家要警醒呀,这样的事我们天天在作哟!所以今天我们许多时候表达出来的爱,不是神的爱。比如以人之情代替神的心意……
  什么是“自己的益处”§?对这一点,可能大家会因疑惑而不解,在罗马书8:28不是写着:“我们晓得万事都互相效力,叫爱神的人得益处§吗?神叫爱他的人得益处,为什么“求自己的益处§又不是神的爱呢?这里有本质的区别,一是出自于神意,一是出自人意。从人私意中出来的,不管人怎样认为好,都是违背神心意的,因此,背离神意的都是人的私欲,必然不能活出神的爱来。
  什么是“不轻易发怒”§?大家一定会说:不轻易发怒,说明还是可以发怒的,只是不要轻易罢了。大家还可以列举圣经中耶稣基督清理神殿发怒的事实来说明,证明义怒还是可以发的。大家如此理解不能说不对,不轻易发怒中是有允许发怒的含义,但这里却要认真思想了。大家想一下,用污秽的垃圾桶去盛矿泉水,这桶里倒出的水还有人敢喝吗?所以说,义怒是可以发的,但世上尽是污秽的罪人,他们所发出的怒是耶稣基督那样的义怒吗?
  什么是“不计算人的恶”§?怎样说明这个问题呢?举个例子吧。在晴空万里的中午,从屋里向外看,站在阳光下的人,我们是看的清清楚楚的。但这个在阳光下的人向屋里看,却是无法看清楚什么的。一个在黑暗中的人,会将眼睛盯在别人身上,数算别人的罪上。但是一个在光明中的人,他不会去看、更不会去计算别人的恶。
  好啦,只能很不完全地、简要地解释一下这些字句的含义,我想大家还是可以把握什么是神的爱了。请大家数算一下,我们所行出来的爱,是神的爱吗?

爱的第四项原则是:“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

  对这一原则理解不会有分歧的,因为真理只有一个,就是神。但对爱的理解,却常有一个误区,就是爱是无条件的、是不讲原则的。因此常使一些弟兄姊妹陷入困惑当中。其实神是圣洁的,他的爱必是圣洁的,不允许一丝污秽沾染。所以我们不要以为,爱可以是“他偷我帮他,他抢劫我也有份§。大家会说,哎,弟兄呀,你怎样这样说话?我们连这点觉悟都没有吗?是的,我们每个人都缺乏这种觉悟!不信,咱就说说看!
  什么是“义”§,义是神的属性,是完美。今天所有属物质的都有不可超越的缺陷,因为都是有限的,也不可能是完美的,因此也都不能称为义的。罗3:10“就如经上所记:‘没有义人,连一个也没有。’§这里面包括基督徒。
  既然没有一个人是义的,其所思所行必在不义之中,因此,从人自己的意思中出来的,都不可能是神的爱。
  那么,人怎样才能称为义呢?我们知道汉字是象形文字,有一个非常奇妙的事情,汉字繁体字的“义”§,上面是“羔”§,下面是“我”§。就是说“义”§是羔羊下面的我。用我们基督徒的话说,用神羔羊的血遮盖我,就是义了。我不知道,在中国人的历史中,神是不是将他旨意放入了汉字的创造方面,但我知道,因信称义,是基督徒信仰的原则,我们称义是要进入基督里,活在神的旨意中,再没有别的道路。
  好了,今天回头看一下我们自己,我们都在说“我在爱§!但是,想到没有,我们有多少时候活在神的旨意中呢,又有多少事情行在自己的意思中呢?看我们的生活与事奉,看我们论坛今天所发生的事情,能分辨出来有多少是合乎神意的,有多少是出自我们人的意思的吗?我们自己感觉我们所有的爱,是神的爱吗?

爱第五条原则是:“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

  这是给我们的一个方法。“包容”§从来都是大的包容小的,比如碗可以放进盆里,但盆却无法放进碗里。包容不仅仅是一个品质,而是显示了一个人的生命大小。在主内一个能包容有缺点弟兄姊妹的人,必是一个有很好属灵生命的人。许多时候我们不能包容人,是因为我们生命还没有长大。比如,刚信主的弟兄姊妹,像一个小婴儿,大家知道这样的小婴儿,说哭就哭,说笑就笑,要吃就得吃,要撒就得撒,但是每个母亲都是以慈爱相待,从来没有抱怨,而是凡事包容护理。我们有这样的爱心吗?
  为什么要包容呢?这里讲的是主内的包容与世人的包容是不同的,因为出发点不同。我们之所以可以包容,是因着相信。就是相信神是爱我们的,相信神掌管着一切,相信神不允许一切不会发生,相信一切是神要造就我们,相信我们今天的包容是神喜悦的,也是神要成就的。所以要凡事相信。
  相信产生什么效果呢?相信生出盼望,因着我们包容,一定时间内会有一些看似不美好的现象或事情发生,但是因我们坚定不移地相信并仰望神,就不会被迷惑,就会有一种美好的盼望,知道神必会按他的旨意成就一切美好。凡事盼望就是将自己一切真的交托给神,是根于凡事相信基础之上的,也是神最喜悦的。
  在凡事盼望中,我们就会真正安静下来,就会真正作到凡事忍耐了。这样,我们活出来的忍耐不是世人那样的忍耐,而是神的大爱了。
  所以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四个环节,缺一不可,顺序颠倒也不可。对照一下就可以知道我们的生命在哪个位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宁静永恒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