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瑶
又到一年毕业季,找到一份好工作也成了很多学生迫在眉睫的事。然而,即将从重庆工商大学文新学院毕业的研三女生焦昱,早已谋划好了未来—回到老家河南省洛阳市,摆摊卖重庆烤脑花。“说不失落是假的,有时候也曾羡慕找到好工作的同学,毕竟读了十几年书,一份好工作才是最好的回报。”(《重庆晚报》5月11日)
当前的现实语境下,大学生就业难已是不争的事实,正因如此,无论是教育部还是各高校,都在制定措施鼓励大学生创业。从这一角度而言,研究生摆摊卖烤脑花,既是对当前就业形势的准确判断,同时也是自主创业、自食其力的具体表现。
这位摆摊卖烤脑花的研究生之所以感到“失落”,根本原因并不在于没能学以致用,而在于其所创的这份事业不够体面,既没有一定的社会地位,还可能被他人嘲笑。对于创业,各级教育部门支持,高校自身也支持,而率诸报端的大学生创业也往往是以其赚取多少桶金作为评判标准。因而对不少大学生而言,创业是一份需要勇气和能力的行为,衡量的标准就是能否在最短时间内赚到最多的钱。按照这种认知,摆摊卖烤脑花甚至不被算作是创业,其一是因为这与自身研究生的身份不符,其二也因烤脑花这种创业实在太小。基于此,女研究生感到“失落”便不难理解。
但纵览新闻报道便知,女研究生的这种“失落”却又有点莫名其妙,这与其自身对这一职业的心理定位不无关系。女研究生能将重庆的特色小吃卖到洛阳,足见其商业目光敏锐;为开好小店偷学技术蹭场地摆摊,足见其创业的决心之坚、用心之深;某烤脑花已被评为洛阳“最好吃的50家美食”之一,足见其创业的效果。因而,即便只是摆摊卖烤脑花,但这位研究生有头脑、懂方法、善经营,且经营效果良好,其完全算得上是成功的创业者。自身感到“失落”,着实是被创业中不体面的外在所蒙蔽。
近日有媒体报道,一名大学4年狂揽65个证书的准毕业生,至今依然找不到工作,这引起了民众对学历重要还是能力重要的热议。其实,只要是自己努力打拼出来的事业,无论崇高还是微小,这都值得肯定和赞扬。因为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与其在求职路上不知变通习惯性受挫,抑或不思进取准备回家啃老,这种完全依靠自身努力的行为都值得我们点赞。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