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学生在应聘时的几个重要表现
文:一鸣
现在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在就业问题上遇到了麻烦,一是目前经济形势的确不容乐观,用人单位在人员录用上已经有很大收敛,二是用工单位的人力资源部门在招新人时,往往并不在意大学毕业生们通过辛苦努力获得的那些名目繁多的各种资格证书,而往往是以现场测评的形式,来考核新人的各方面素质,尤其是考核该新人的人际关系能力和是否有较强的团队精神,从而决定取舍。
我多次告诫来咨询的学生们,请他们认识到这个现实问题:获得各种证书并不是最重要的,而招聘现场的个人能力及临场自信表现及谦恭之心将会对自己是否被录用起到极大作用。
因此,我认为学生们的素质积累在于平时,在于从小至今的连贯性累积和磨练。而并非在招聘前的突击或者作秀表现,我想大家都清楚质变是在量变累计到最大化的基础上而发生的。
那么人力资源部门在录取新人时最看中他们的哪些表现呢?下面列举一二:
1.是否具有良好的形象
虽然我们并不提倡“以貌取人”,但我经与人力资源经理们沟通时发现,他们往往会有如此取向。
但我需要特别强调的是,这里所说的形象并非仅仅是外表及穿着打扮,更重要的是外在的气质,还要看它们是否与其本身相一致,相匹配,相和谐。这一点值得大学毕业生们加以重视。因此在平时,我们需要也有责任对我们自身形象加以有效确认,并以自信和谦和的状态去表现和诠释。另外请各位一定要学会真诚的微笑,切记,这已经成为一种职场竞争力!
2.学会清晰真诚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愿
一个人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强弱已经越来越多地在人才录取时起到相当关键的作用。过去的传统思想里,一个人过于能说会道,让人感觉此人可能很肤浅甚至有些夸夸其谈。而如今,我们从很多近些年涌现出来的成功者身上看到的是,他们不仅具有很丰富的个人能力和魅力,而且他们几乎个个都有三寸不烂之舌,具有极强的语言魅力,感染力及煽动性。这似乎一夜间颠覆了我们的传统。但细想一下,现今社会需求的人才已今非昔比,目前很多企业需要新员工更富有激情和活力,需要他们具有更强的创新思想和创意理念。而丰富的语言及良好的语言应变能力,是人类灵活的头脑及智慧的具体表现。
因此我们的大学生们有必要在学习之余,历练自己的口才,参加演讲和辩论赛就是很好的途径。当然,良好的口才是建立在丰富的内涵之上的,这就要求广大的学生们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在平时也要积累更广泛的知识,快速阅读能力和知识整合汇总的能力需要能力提高。只有各方面的知识和信息储备丰富而充沛,头脑中的知识才会有效地转化成丰富的语言,创新思维才会不断涌现出来。
另外,我格外要提醒大家是,在招聘现场,说话时一定不要给人一副咄咄逼人的架势,而在语言交流中要尽力表现出自己的真诚和谦和。对知道的事情可以用心加以述说和描绘,语言力求清晰简洁,但不要过于卖弄和炫耀,对自身不了解或者不擅长的事情最好保持低调,甚至可以明确说明自己暂时的无知,即便如此,我们的形象不仅不会被降低,而我们所表达和传递给对方的真诚和真实,却具有很大能量,甚至拥有巨大的穿透力。我始终坚持认为,在人际交往中,真诚是第一位的,是具有决定性意义的。
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会更多与大家探讨大学生们在参加用人单位聘用时需要关注的问题。
敬请期待。谢谢支持!
(本文属原创文章,新浪博客首发,请勿转载,谢谢合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