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雨后彩虹
雨后彩虹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5,242
  • 关注人气:1,03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唯有温暖御风寒—爱是最好的挫折教育

(2011-06-03 08:33:32)
标签:

挫折

温暖

亲子

育儿

分类: 育儿

    乍看这句话不太懂,自己琢磨,特有道理。打个比方:武汉冬天的气温在 0左右,过去取暖条件不太好,处处寒冷,甚至有寒彻骨髓的感觉;然而,在-20左右的哈尔滨过冬天却很舒服,因为屋子里有暖气,只要在屋子里呆一会儿再出门,就不会觉得冷了。这给予我们很好的提示:只有储备足够的温暖,才经得起严寒的侵袭;如果总是无边无际、从无间断的寒冷,那就是无法承受的了。人的心灵也一样,只有得到很多满足、温暖和幸福的滋养,才能经得起挫折、严寒和伤害。对抗挫折的能力,跟获得的爱的多少有关,而跟设计任何“训练项目”无关。所以我们无需让孩子在寒冬腊月里去接受风霜的洗礼。(引自曾奇峰《幻想即现实》)

    故事分享

这使我想起曾经听过的个故事:一位大学老师的孩子上小学后跟不上进度,家长被老师请了去。原来孩子所在的公立幼儿园没教过孩子学习这些小学知识,没有进行幼小衔接。上学后,遇到这样一个小小的挫折,同学都会,孩子跟不上进度,怎么办?家长对老师承诺:给他和孩子一个月的时间,自己回家帮孩子,保证一个月后孩子学会拼音,学会10以内加减法。同时请求老师帮忙,这一个月内不要提问孩子,给孩子增加压力,增加挫折感。家长老师商量协议后,这位父亲回家后和孩子一起努力,帮助孩子赶上了正常进度。十二年后,这个曾经连a, o, e也不会,连进度也跟不上的孩子被清华大学录取。我敬佩这位家长的冷静和沉着,我敬佩这位家长的平和和淡定,这是很多家长做不到的。

博友案例

写博以来,看过几位博主曾有一个共同的小困惑,“孩子在学校受欺负,怎么办?”面对这样的情况,这些家长都很心疼。如果是您,您会怎么说?怎么做?您先想着,我把其中一位博主的回答展示给大家看(已征得博主的意见)。

昨天去接儿子,遇见了那个体育生,儿子当他面又告我,好几个孩子都一起告我,那个孩子欺负我儿子。我又不好批评他,于是抚摸着他的头表扬他:

“你是一个很懂事的孩子,一定知道同学之间要互相尊重,互相帮助,等你长大了,同学对你的生活说不定还会有帮助呢,你说是吧?”

他说:“是”

于是我说:“那好,你们以后你们好好相处,好吗?”

他说:“好”。

我说:"好,怎么拉钩。"于是我和他拉钩击掌,他很开心。

唉,不知后效如何。

我留下的评论是:理解您的心情。自己的孩子受欺负,肯定很生气很心疼,你就告诉他你真实的感受:你觉得委屈?我很心疼。问他需要你帮忙吗?孩子在外受委屈,需要家长安慰,如果您告诉他很懂事,就等于告诉他的忍让和迁就是对的,预示着他将继续受欺负,慢慢地,最终是您教会了孩子受欺负。这是您想要的吗?反思一个问题:体育生欺负孩子,为什么不欺负别人?是我们教会别人如何和我们交往。孩子一定要善良,但不能软弱,一定要有力量,尤其是男孩子。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看得出,家长心疼孩子,不想让孩子受欺负,但令我遗憾的是,她不仅没教孩子如何和这种孩子交往,反而要孩子和这样的体育生,欺负他的孩子友好相处。要想孩子团结同学,必须是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遇到不讲理的同学,要守好自己的边界,自己的身体和心理都不容侵犯。打人骂人就是不对,我们不要给对方找借口,只要我们没做错事情,我们就可以理直气壮地要求对方道歉。我们教育孩子不能惹事,但一定不能怕事。这种心理力量源自于父母。家长给了孩子安慰和鼓励,孩子自然就有力量了。我当时给这位博主推荐了我的一篇博文《如何和强势小朋友交往》。

到底应该怎么做?

    这样的例子太多太多。比如,您如果想让孩子大方,您就应该直接表扬孩子,“你真大方,愿意和大家分享”,“孩子,你进步了,知道分享了”,而不是“你看你小小气气的,一点不大方,大方一点儿。”您想让孩子有主见,您就应该让孩子自己独立做事,敢说敢做,即使错了,也要给孩子机会,“相信你能做好”,让孩子在挫折中吸取经验教训,下一次做得更好,说得更好。如果您想让孩子学习自觉主动,您应该慢慢退出孩子的学习生活,而不应该事事处处盯着孩子,把孩子的学习当成自己的事情。如果您想孩子考试不紧张,您就应该把考试看得很淡,不提或者少提成绩,而不是,张口闭口全是考试和分数。如果您想孩子合群,您就应该让孩子多和小朋友交往,给孩子鼓励和积极的暗示,“孩子很受欢迎,小朋友愿意和你玩”,“小朋友想你了”,而不是把孩子整天圈在家里,说张三不好李四不是。如果您想让孩子自由放松,您应该让孩子自己选择自己决定,而不是限制他的思想行为。如果您想让孩子爱说话,您就应该多表扬孩子,“小嘴真甜”,“真会说话”,“说得真好”,“很有道理”,让孩子多参与家庭事物的讨论,而不是老批评孩子“对嘴”“不会说话”。您想让孩子勇敢乐观,就告诉他,“你是小男子汉”“你真心宽”“你真大度”“你真想得开”“你真乐观”,而不是“别这么胆小”“你怎么这么小心眼”……所有的所有,家长都要给孩子积极的、正面的回应,表扬鼓励孩子,而不是负面的消极的,带有太多“不”“不能”“不会”“不可以”“不行”……

结束语

我们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子,就要给孩子以正确的、积极的语言加以激励和促动,而不是人为地设置各种挫折(包括负面的言行),期待帮助孩子提高承受挫折的能力。殊不知,家长的负面言行本身就给孩子造成了挫折,使孩子的压力和焦虑“雪上加霜”。其实,生活从来都不缺少挫折,假如人为地制造挫折,特别是由父母制造挫折,那么,很可能导致孩子心灵脆弱甚至破碎,最终不仅不会使孩子承受挫折的能力增加,反而会使孩子连极小的挫折都承受不了。让我们记住:爱是最好的(挫折)教育。

唯有温暖御风寒,您同意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