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游走山海关(10)——老龙头(中)从靖卤台至入海石城

(2013-12-09 05:08:19)
标签:

思泉陋室

靖卤台

遗址洞

入海石城

三位明代将领的雕塑

分类: 华北补遗
游走山海关(10)——老龙头(中)从靖卤台至入海石城

(远望老龙头,再远处是山海关造船厂)


从“澄海楼”继续向前,依次经过“遗址洞”、“靖卤台”,到达入海石城。


游走山海关(10)——老龙头(中)从靖卤台至入海石城
-

路过“遗址洞”(已被小卖部“占领”),里面保存了一段古长城内的墙体,看得出是由沙、土和石灰三者掺和后,用糯米汤(?)浇铸而成。六百余年了,仍坚固如初。


游走山海关(10)——老龙头(中)从靖卤台至入海石城
-
    当初的建设者们在这里留个“遗址洞”,是个很了不起的创意。而如今被“商业化”了,卖些与“遗址”毫不搭界的小玩意儿,实在是不伦不类。

游走山海关(10)——老龙头(中)从靖卤台至入海石城
-

往前,就是“靖卤台”。


游走山海关(10)——老龙头(中)从靖卤台至入海石城
-

“靖卤台”,明长城唯一的海上敌台。

游走山海关(10)——老龙头(中)从靖卤台至入海石城
(侧观“靖卤台”)

明嘉靖44年(1565)始建。明万历初年,戚继光担任过这一带的最高军事长官(军区首长?),整修长城时,筑敌台1017座,这是第一座。

命名为“靖卤台”,靖,安静;卤,指海水,谐音“虏”。据说有两层含义:一是希望海域平静,二是平定敌虏,地区安定。

游走山海关(10)——老龙头(中)从靖卤台至入海石城

游走山海关(10)——老龙头(中)从靖卤台至入海石城

(“靖卤台”的南立面)

“靖卤台”的西侧箭窗,拍“海神庙”(后面有专集)。

游走山海关(10)——老龙头(中)从靖卤台至入海石城

游走山海关(10)——老龙头(中)从靖卤台至入海石城
-

“靖卤台”的南侧箭窗,拍“入海石城”。

游走山海关(10)——老龙头(中)从靖卤台至入海石城
-

穿过“靖卤台”,即“入海石城”——老龙头伸入海中的部分。明万历7年(1579年)始建,1987年修复。

游走山海关(10)——老龙头(中)从靖卤台至入海石城
-

从底部数起,共九层巨石砌筑。据介绍上说,其中的五、六层用的仍然是当初的巨石。

游走山海关(10)——老龙头(中)从靖卤台至入海石城

游走山海关(10)——老龙头(中)从靖卤台至入海石城
-

在石城上,还摆放了几块遗址上的巨石,咱们祖宗五百余年前凿就。

伸手摸一摸,感觉似乎拉近了时空距离,仿佛看到当年工匠们(当然全是“农民工”)开山、凿石和搬运的艰辛情景。

游走山海关(10)——老龙头(中)从靖卤台至入海石城
-

    巨石的边上有几个凹槽,专业上习惯称燕尾槽。在几块巨石间的槽内浇上铁水、凝固,用这种独特的榫卯工艺,将巨石连成一个整体。能不惊叹咱们祖宗的聪明才智?

游走山海关(10)——老龙头(中)从靖卤台至入海石城
-

老龙头上还保留了一段“夯土炮台”。据介绍,清道光20年(1840年),海防吃紧,为加强沿海防卫,在这里用三合土夯筑炮台。1987年修复时保留了这一遗址,加铁框、玻璃保护。 

有的说是明代的遗物。上面录的是遗址旁边的介绍,应该更权威些。

游走山海关(10)——老龙头(中)从靖卤台至入海石城
-

到城墙底部,看得更清楚。

游走山海关(10)——老龙头(中)从靖卤台至入海石城
-

这是“南海口关”,在老龙头城墙的底部。别小看这不起眼的拱券门,它是当年山海关十大关隘之一,是万里长城设置在滨海的唯一关口,这可是实实在在的“唯一”。

游走山海关(10)——老龙头(中)从靖卤台至入海石城
-

离开老龙头,沿着海边、踏着沙滩,往海神庙(下集再叙)的方向前行,路过“将台”。

游走山海关(10)——老龙头(中)从靖卤台至入海石城
 -

原来设在守备署、龙武营附近的“将台”(参见《游走山海关(9)——老龙头(上)穿宁海城到澄海楼》),连同上面的三位将领一起搬迁到了这里。当年金戈铁马的军中人物,如今“退”下来了,还让他们整天看着校场,又不练兵,单调;移到海边赏景,安度晚年,惬意。

游走山海关(10)——老龙头(中)从靖卤台至入海石城
-

三位将领雕塑,分别为徐达13321385年)、常遇春(13301369)和胡大海(?~1362年,右),他们都为建设、守卫山海关做过贡献。

游走山海关(10)——老龙头(中)从靖卤台至入海石城
-

待续。文字部分参考了景点或网上的介绍,特此说明。感谢原作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