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毛词碑亭”东侧有一组上世纪九十年代凿成的“九九归鹤图”浮雕。

-
既然是九十九只黄鹤,为何标题署“百只”?思泉是将黄鹤楼内神仙驾驭的那只算在内,它的祖籍本来就是这里的。如果将黄鹤楼前的那两只铜鹤算在内,那就超过一百了。至于说到“百年归”,指的是重建黄鹤楼离同治楼被毁正好一百年。双百,好事成双嘛!
据说,“九九归鹤图”浮雕,是国内面积最大的室外花岗岩浮雕。浮雕的形状类似不等距Z形。全长38.4米,高4.8米。

-
东头始自“伟人纪念馆”(展示、出售与毛有关的纪念品),沿白龙池向西延伸,终止于“毛词碑亭”侧的上山通道。
(“归鹤”二字乃雕塑家刘开渠题写)
这座浮雕集几十名石匠花两年半之功雕凿而成。

-
据说,99只仙鹤形态各异,或栖,或舞,或鸣,或戏,或翔,无一重复。因为无法一一比较、对照,只能“据说”。99只仙鹤疏密相间地分布在松、竹、梅、灵芝、流水、岩石、云霞中。

-
浮雕前的白龙池,是1986年新挖的。历史上有过,但不在此处。

-
浮雕的南面有鹅池和“鹅”碑亭。

-
亭坐东朝西,面对鹅池,木石结构,呈六角型,单檐翘角,粉墙黑瓦,古朴典雅。

-
“鹅”碑亭内竖着一方一笔草成的“鹅”字刻石,高2.5米,宽1.25米,是1986年依照原碑重新刻制的。

-
传说书圣王羲之在黄鹤楼下养过鹅,一日王与某朋友聊天论鹅时情不自禁写下此字。传说归传说,其实,真正的书者乃清人门镇国(生卒不详)。该门镇国在书法界名气不大,但此字气韵连贯,神态雄浑,极具大家风范。
-
原碑也镶嵌在碑廊(后面专集介绍)内。
(嵌在碑廊里的原碑)
将浙江绍兴兰亭王羲之父子合书的“鹅池”碑放在这里作个比较。能看得出来,两“鹅”风格有异。
-
(待续。文字部分参考了网上的介绍,特此说明。感谢原作者!)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