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游】狼山(2)——群贤汇萃“入山门”

标签:
思泉陋室狼山入山之门五山拱北三摩地历代名贤南通旅游 |
分类: 苏沪拾零 |
往前行,一座始建于清代乾隆年间的“入山之门”立于眼前,两侧两座石狮、两棵二百多岁高龄的银杏树,给“入山之门”增添了些许威严。
除了“入山之门”横匾外,上面还悬了一块“五山拱北”匾。指的是,狼山景区包括的狼山、马鞍山、剑山、军山和黄泥山五座山,狼山居首。
“入山之门”内悬“三摩地”匾。狼山向为大势至菩萨道场,《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中有“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三摩地”三字可能来源于此。
“入山之门”四周的墙壁上彩绘着南通的历代名贤。喜欢新到一个地方,多了解那里的历史名人。机不可失,遂逐一拍照,只是破损得厉害了些。
宋代杰出教育家胡瑗(993~1059年)——
北宋文学家王观(1035~1100年)和明代援朝抗倭将领顾养谦(1537~1604年)——
-
明末清初著名评话艺术家柳敬亭(1587~约1670年)和明代名医陈实功(1555~1636年)——
-
明代抗倭名将曹顶(1514~1557年)和明末清初文学家、戏曲家李渔(1611~1680年)——
-
清代著名书画家丁有煜(1683~1764年)——
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的李方膺(1695~1755年)和明末清初的文学家冒襄(1611~1693年)——
-
清代南通第一位状元胡长龄(1758~1814年)——
清末民初实业家、教育家沙元炳(1864~1926年)和清末状元、中国近代实业家、政治家、教育家张謇(1853~1926年)——
-
清末文学家、南通近代教育的奠基人范当世(1854~1905年)和晚清重臣、辛亥革命后两掌苏政、抗战进步人士韩国钧(1857~1944年)——
-
著名教育家江谦(1876~1942年)和辛亥革命先驱白雅雨(1868~1912年)——
-
清末民初著名绣女沈寿(1874~1921年)和近代著名建筑师孙支夏(1882~1975年)——
-
古琴大师徐立孙(1897~1969年)——
美术家、“中国的保尔”徐惊百(1915~1946年)——
-
这些历史名人中,之前只粗略地了解白雅雨、张謇、赵丹和沈寿,还有,“扬州八怪”之一的李方膺和冒襄(冒辟疆)。后面的博文可能还要涉及到其中的几位,这里不赘。
-
(待续。文字部分参考了网上的有关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