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锡惠公园走走(3)——华彦钧(阿炳)的墓


标签:
思泉陋室锡惠公园华彦钧瞎子阿炳二泉映月无锡旅游 |
分类: 苏沪拾零 |

(瞎子阿炳塑像)
一曲《二泉映月》,让瞎子阿炳流芳千古。
瞎子阿炳亦即华彦钧墓,位于锡惠公园惠山东麓的映山湖畔。1950年12月病殁的瞎子阿炳,葬无锡西郊璨山脚下。1979年5月,墓地遭毁,由无锡市博物馆原地拾骨,1983年迁葬于此。
墓地面积700余平方米,主体由墓墙和翼墙组成,状如音乐台。
墓碑由中国音乐研究所、无锡市文联立,杨荫浏(1899~1984年)书。杨荫浏,中国民族音乐的奠基人与开创者之一,与阿炳有过较深的交往。
墓前瞎子阿炳铜像,由著名雕塑家钱绍武(1928年~ )塑。
-
阿炳经常在无锡二泉边拉琴,创作《二泉映月》时,他已经双目失明。如果要评出世上命运最凄惨的音乐家,阿炳肯定榜上有名。
-
阿炳的一位朋友曾这样描述过阿炳拉奏《二泉映月》时的情景:“大雪象鹅毛似的飘下来,对门的公园,被碎石乱玉,堆得面目全非。凄凉哀怨的二胡声,从街头传来……只见一个蓬头垢面的老媪用一根小竹竿牵着一个瞎子在公园路上从东向西而来,在惨淡的灯光下,我依稀认得就是阿炳夫妇俩。阿炳用右胁夹着小竹竿,背上背着一把琵琶,二胡挂在左肩,咿咿呜呜地拉着,在淅淅疯疯的飞雪中,发出凄厉欲绝的袅袅之音。”
这首著名的曲子原无标题,是后来的录音者联想到无锡“二泉”景点而命名命名并定下曲谱。音乐家贺绿汀(1903~1999年)曾说过:“《二泉映月》这个风雅的名字,其实与他的音乐是矛盾的。与其说音乐描写了二泉映月的风景,不如说是深刻地抒发了瞎子阿炳自己的痛苦身世。”
不远处有一老者正在用二胡演奏《二泉映月》,也在旁边欣赏了一会儿,并不由自主地跟着用鼻音哼了几句。
中学时思泉曾学过二胡,《二泉映月》是常拉的曲子之一。那已经是将近半个世纪以前的事了,上大学后因为种种原因再没碰过。
(待续。部分文字参考网上的有关介绍,特此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