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带您游南湖】(42)湖心岛——乾隆独钟烟雨楼

(2011-07-11 05:08:02)
标签:

思泉陋室

湖心岛

御碑亭

乾隆

倪瓒

黄公望

嘉兴

旅游

分类: 嘉禾纪事

【带您游南湖】(42)湖心岛——乾隆独钟烟雨楼

(御碑亭)

乾隆在位的六十年中,六下江南。六次都到嘉兴,六次登上烟雨楼吟诗,留下诗作十余首。至于在河北承德避暑山庄按他的指示仿造烟雨楼,更说明他对烟雨楼情有独钟。

南湖湖心岛上有两处御碑亭。其一位于“清晖堂”后(见《【带您游南湖】(39)湖心岛——年丰民乐筑“清晖”》)。


 

【带您游南湖】(42)湖心岛——乾隆独钟烟雨楼

-
    座御碑高188厘米80厘米25厘米 


【带您游南湖】(42)湖心岛——乾隆独钟烟雨楼
-

正面是乾隆第二次(1757)游南湖时留下的诗句:“不蓬莱岛即方壶,弱柳新荑清且都。烟态依稀如雨态,滮湖消息递西湖。自宜春夏秋冬景,何必渔樵耕牧图。应放晴光补畴昔,奇遐必献兴真殊。”
   
他把烟雨楼比作蓬莱仙岛,将南湖(别称“滮湖”)比作杭州西湖,做诗嘛!总要夸张些。

-

【带您游南湖】(42)湖心岛——乾隆独钟烟雨楼

-

前两次乾隆来南湖都遇上阴雨天,湖上烟雾迷茫,未能眺望远景,诗中流露出晴天再游南湖的愿望。


【带您游南湖】(42)湖心岛——乾隆独钟烟雨楼

-

到他第三次(1762年)来南湖时,恰逢天气晴好,诗兴又发,挥毫写下了这首刻于御碑背面的诗:“未年丑岁两经行,烟雨都逢副盛名。却讶今番出新样,自过江后总开晴。柳丝窣地折腰舞,梅朵烘春笑口迎。更上高楼聊极目,水村近远望分明。”


【带您游南湖】(42)湖心岛——乾隆独钟烟雨楼

【带您游南湖】(42)湖心岛——乾隆独钟烟雨楼
-

另一座御碑在“鉴亭”前右侧。


【带您游南湖】(42)湖心岛——乾隆独钟烟雨楼
-

正面刻的是乾隆第一次(1751年)游南湖时留下的《烟雨楼》一诗:“春云欲泮旋濛濛,百顷明湖一棹通。迴望还迷隄柳绿,到来才辨榭梅红。不殊图画倪黄境,真是楼台烟雨中。欲倩李牟携铁篴(笛),月明度曲水晶宫。”


【带您游南湖】(42)湖心岛——乾隆独钟烟雨楼
-

   倪黄,指的是元代著名画家倪瓒(13011374年)和黄公望(12691354年);而李牟,相传是唐代时的第一笛手。


【带您游南湖】(42)湖心岛——乾隆独钟烟雨楼
-

御碑的背面刻的是乾隆第二次来烟雨楼时写的另一首诗:“杨柳矶边系画舟,六年清跸重来游。素称雨意复烟意,漫数处州还沔州。诗句全从画间得,云山常在镜中留。鸳湖依旧谁相识,懒惰无心问野鸥。” 鸳湖也是南湖的别称。

两座御碑的侧面刻的也都是乾隆皇帝老儿的诗作。


【带您游南湖】(42)湖心岛——乾隆独钟烟雨楼

【带您游南湖】(42)湖心岛——乾隆独钟烟雨楼

-

乾隆在世88年,据说写诗四万一千多首。88×365=32120,活了三万多日。这么算来,从生下来那天起,平均每天写1.28首——高产!

真不明白,一位国家的最高领导,竟有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

因此有人猜测他有一批写诗的枪手;有人说是他的部分诗作或即兴口授,或打个草稿,然后,由臣下加工、润色,乾隆阅后,遂成御诗,总之思泉不相信全由他一人所为。有人怀疑有些诗是后来好事者的伪托,也不无道理。

好像文学界没把乾隆当作诗人,但凭他的那一手漂亮的行书挂个“书法家”的衔头还是够的——思泉的戏言。这得由行家们说了算,思泉瞎凑热闹。

 

【带您游南湖】(42)湖心岛——乾隆独钟烟雨楼

 

(待续。本集文字参考了网上的有关资料,特此说明

 

顺告:欢迎星海之友的圈友们加盟星海之友微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