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池寻胜迹——深闺“国宝”寂鉴寺

标签:
思泉陋室抢救国宝兜率宫极乐园石屋殿旱船天池山苏州旅游 |
分类: 苏沪拾零 |
(天池寂鉴寺山门)
寂鉴寺是“藏在深闺”少人识的“国宝”,尽管思泉阅读过不少苏州的旅游景点介绍,之前还真没注意到。还有一个原因,走的寺庙多了,凡翻阅到“国保”中的寺庙资料,总觉得大同小异,往往一带而过,不太细看。
前不久见到《苏州日报》有一篇“抢救国宝”的报道:“经历了六百多年的风霜雨雪,天池山寂鉴寺石殿岌岌可危,紧靠石殿上方的韦陀殿濒临倒塌,石殿外部的石雕可能连带遭到毁灭性破坏”云云。
所谓“寂鉴寺石殿”,就是位于寂鉴寺山门东西两侧和寺内,建于元代的三座石屋,距今已有六百多年历史,一组江苏省仅存的石构仿木建筑。2006年已由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东石屋称兜率宫,据旁边的介绍,建于元至正十八年(1358年),一座依山岩构筑的佛龛,歇山顶抱厦式。龛内以山岩凿弥勒佛像。
(东石屋——兜率宫)
西石屋称极乐园,建造年代与东石屋同,重檐歇山顶,龛内供接引佛。
(西石屋——极乐园)
西石屋旁有摩崖“宛如桃源”。
(屋旁摩崖)
游完天池山,再回味山上山下,石奇水美,清池映峰,翠林蔽日,环境何等清幽,就知道“宛如桃源”所言不虚了。
最主要的建筑还是寺内的一座殿堂式的石屋殿,也称西天寺。
(石屋殿——西天寺)
录附近立牌介绍(略作改动,并补充),该殿创建于元至正十七年(1357年)。殿阔三间、进深两间,单檐歇山顶,殿身紧挨山岩,除供人出入的格扇门外,其余构件都以花岗岩石建成。整座石殿,“飞檐翘角,古朴凝重,为江南孤品,全国少见”。还说是“研究元代建筑与雕刻艺术的重要资料,具有极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可惜当时殿内光线差,未能将蛟龙、浮云、太极图、卷叶莲花等等精美的石刻拍下来。不过,殿内石凿的佛龛及龛前的案几上雕刻的图案尚可辨认。
苏州市吴中区抢救寂鉴寺石殿的修缮工程已经开始,今后还要找机会重游天池山的。
民国时代的石碑。
“石屋殿”后有一栋叫“旱船”的建筑。据墙壁上的石碑介绍,其“造型别致,极似舟舫,伸展于灵峰华池之间,因其不能航行,故名旱船”,又说它的寓意,一取“老(子)庄(子)藏舟于壑”,一取佛教“慈航普渡众生”。
(旱船)
可惜找了几个角度均未能拍出“旱船”的全貌。待“铃儿响叮铛”博友回苏探亲时建议他来试试,铃铛可是位取景、拍摄的高手。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