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楊永清
楊永清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1,167
  • 关注人气:3,71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药那来新产品

(2008-09-03 18:42:22)
标签:

不合适长期投资

    在最新出版的<生物技术药物>(2007,7)主编是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权威,汤仲明教授.在该书总论第三页右下部,有一段文字,今抄下,供大家参考.

    "传统药物的发现是依赖于意外发现或先导化合物基础上从千万个化合物中广泛筛选得到的.在发现新药时往往对其药用机理和特点不甚了解,或依赖先导化合物比较进行临床或临床研究'.这段文字对世界各国的传统药物,进行了理论说明,当然也包括中药,由于传统药物在理论上的缺失,导致新药开发几乎不可能。可以说“除了找偏方,还是找偏方.你做我也做,你仿我也仿.”中药类企业如没有新产品,老的产品市场饱和后,便没有成长性了,从云南白药和同仁堂便知一二,而我们的基金经理们,大部分没有医药知识,导致对中医中药的盲目认识,加上民族感情,就更荒唐了。估值也当然偏高。

   同时,对生物制药也有描述“与之相反,生物技术药物的构思和产生,往往是在分子生物学和生物高技术基础上的生物和医学各个科学分支理论和实验的产物,每种生物技术药物往往都是深思熟虑”从这里,我们便知该类公司,在创新产品的优势,针对对某类疾病性很强,当然这样的公司的成长性极好。这也是发达国家股市对生物技术类公司高估值得原因,通常40-70倍。国内也有这样的公司。

    在我们的股市中有生物制药类,化学制药类,中药类。由于大部分机构对药类股票的认识不够深,尤其对中药和生物制药的估值上,出现较大的混乱。在2003年,2004年对云南百药和同仁堂等等,给了很高的估值,两三年后就出现问题。我个人认为中药类股票,不合适成长性投资。千万不要期待中药类公司给你研究出新产品,否则盼来的只是牙膏,喷剂,创口贴,是狗屁新产品。

    以上为个人观点,不一定对,希谅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苏宁为何爆跌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