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作家群仅具数量意义(后记)
(2009-10-12 17:35:46)
标签:
南阳作家二月河柳建伟明星崔鹤郭启超汤生午60年文学作品杂谈 |
分类: 见谁说谁 |
据说,南阳的“作家”数量众多,为国内同类城市所罕见。故有“南阳作家群”之自豪称谓。
我不爱好文学,故他们的书我几乎没有看过。
我不是个领导,故他们的业绩和事迹也不会引起我的主动关注和了解。不会考虑他们是否可以成为这个城市的“名片”。
我是个普通的南阳人,只能以普通老百姓的身份感受他们的存在和价值。
故从字面来看,南阳作家群对我仅具数量意义。
我不知道何以能够被称之为“作家”。
如果发了几篇文章、出够几本书籍就能够成为“作家”,我身边有许多这样的人。出的书除了浪费纸张外别无用处。
如果需要成为某级作协成员才能称为“作家”,我知道许多出过书的人其实对此早已失去兴趣。
故南阳“作家”的身份认定从何而来尚不得而知。只是看见南阳媒体都是很大方的这样称呼他们。
如果说“作家”是一个职业名称,则我可以断定,南阳靠写作养活自己的还不多,大部分“作家”如果离开非写作的目前工作,流落街头的可能性极大。
多年前我问过南阳的一个代表性作家:南阳何以出这么多“作家”?
他答曰:穷。
写作如果是基于解决温饱之类功利问题,而非来自内心世界的执着表达,则他必然会只看重普遍技巧,揣摩流行语句,观察政治趋向,顾及人际关系。。。以此谋取强势者所施舍的一点回报。
你看到的则是寡味的语言和对新闻主旋律的“文学”性再表达。
一位南阳作家说过,他不敢写现在的东西,甚至是民国时期的东西也不敢写。
一个保全自己而“不敢”写的作家,你不要期望他挺身而出说出真理,不要期望他会为了民众的当下利益而豁出自己。
写作选择上就会多“回顾”,而绝少评判现实,指点未来。我们从南阳作家那里就多是看到古代、近代和农村,也或科幻。
在某个五年,有人做出统计,中央电视台在这个期间最热播的三部电视连续剧是《水浒传》、《雍正王朝》、《突出重围》。第一部的原著已经死去多年。后两部的原作者都还健在。分别是二月河、柳建伟,两位全是南阳人。
我倒是经常将此事件说给不知道南阳的人听,但引为得意的仅是将它视为南阳的一个新闻案例。
我对“王朝”不感兴趣,既怕陷入对皇权的谦媚,也怕津津乐道于权术争斗。
作为一个普通人,我感受不到南阳作家的存在,我在很多轰动性社会疑难事件中看不到他们的身影。在许多焦点性话题里听不见他们的见解。
偶从大众媒体里能看到的他们的作品,要么是华丽词语中学生级别的堆砌,要么是肤浅情感的无忌渲染和极力讨好。对我这么一个期望在语言和思想上有更多提升的人来说,自然是不堪入目。
除了在街头偶遇和个别宴席场合,我从相当多的与文学毫不沾边的经贸开幕、商家联谊之类活动中也能看到南阳作家的身影。但此时他们更像是官员、是演员,是道具,只是既没有官员的自在又没有演员的时尚和道具的恰切。
一个接受明星化安排的作家是难有自我的,一个靠近权利的作家是写不出民声的。
我承认南阳的不少作家是非常忠厚的。我在相当多的南阳作者的作品上看到了他们所写的序、所题的书名。我视为他们是在关心、培育新手。但我非常怀疑他们是否通读过所评点的作品,是否真的感觉这些作品值得推荐。这涉及到个人表达的真实和对读者的责任。一个不敢拒绝逢迎甚至期求逢迎的作家,我也同样不祈求他的作品会发自内心。同理,我对拉名人作序的作品也不抱阅读热情,那首先反映的就是共同的心虚和心计。
不知道作家算不算知识分子。但掌握了丰富知识和娴熟处理技巧的人是称不上“知识分子”的。那只能算是个图书馆或者电脑。知识分子需要有自由的思想和独立的人格,需要有对民众生活的真情关注和无畏相助。
我认为的作家不是只会用美丽的语言给我们讲一段诱人的故事,不是只能给自己、给所处的城市提高一点点知名度。他们应该给我们带来人格的示范、思想的启迪、真理的揭示,以及对弱势百姓基本生活尊严的誓死捍卫。
有人说,南阳经济不好,影响出高质量的作家。我不知道高质量的作品是否都需要家财万贯和政府的解囊。但我知道,一个内心贫瘠的人是不可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作家的,更别提成为伟大的作家了。生活困难问题自然也就难以彻底解决。
(很早就想写这些话题。国庆期间又接受了南阳朋友赠送的新书,就想近日即写下这些感慨。今天看了“梅老邪”的同内容文章,决定今天就把它写下来。
同意梅老邪的认为,大河报的郭启超是个值得尊敬、也是个南阳迫切需要的人。如果能够多一个郭启超,少那么几个南阳“作家”也罢。
我实际上还没敢放开写,大家都不容易,我也不容易。)
梅老邪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246172005
一、这不是一部取证完整、论说严密的专著。它最多只是扔向平静水面的一片破瓦、发自寂静人群的一声怪叫。目的只是想激起反思、适应批判,进而能引发一点躁动。
二、南阳已有的过去、可见的未来,足以让南阳人充满自豪和自信。这个地方不出现物质和精神上的共同富裕是不可能的。我们不能愧对这块土地。在文化知识上领先大众的作家们尤其不能愧对。因为你们掌握了表达能力,以及比一般民众更相对拥有的话语权。
三、精神领先是可以极大推动物质进步的。对于物质和精神都还欠发达的现在,南阳的精神开放更应该领先。他的成本更低、更易为个人操作。现在是互联网时代,南阳又处在走向文明的中国,请揣摩它的价值。
四、我估计,我也相信,在南阳和从南阳走出去的作家中,有积极承载发展使命的人,他们的努力会为这片土地增色,会让“南阳作家群”真正壮美。我只是期望这样的作家更多。因为一两个亿万富翁不足于解决一个地域的普遍贫穷。
10月22日链接“中国文学处在最好的时候”,作家相信吗?
自己博客推荐。